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思斌 《学海》2012,(1):82-89
本文以四川“5.12”地震之后社会工作进入灾区学校和开展服务的过程为例,分析了社会工作在进入由自上而下行政力量主导的学校系统所遇到的困难和过程,指出社会工作进入灾区学校是其获得实践权的过程.文章在社会空间的概念框架下,指出社会工作实践权的获得受教育系统权威人士认可、社会工作群体建构和社会空间的边界等因素的影响.文章认为,在中央18部委《意见》公布之后,社会工作的发展仍然有获取实践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思斌 《学海》2006,(6):25-30
本文着力研究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问题。文章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政策处于弱势状态,并从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的关系,立法过程,社会政策系统的特点等角度指出社会政策弱势性的表现。文章认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社会问题的“非问题化”策略、政策选择中精英的经济偏向,社会政策责权的非专属性以及社会福利的意识形态的特点造就了社会政策的弱势性。文章进一步指出,随着社会快速转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我国社会政策弱势状态的转变出现了契机。文章提出社会政策的增权问题,指出社会政策的发展是政府的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多元嵌套结构下的情理行动——中国人社会行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以往关于中国人社会行动(行为)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结构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人"与"事"是分析中国人社会行动模式的主要变量,并从基本关系、问题性质、责任结构、共事经验四个角度分析中国人的社会行动模式.本文将时间视角引入对问题的分析,指出上述四个角度都具有时间的性质,从而提出"多元嵌套结构"的概念,并以此来解释中国人的社会行动模式,最后形成关系-问题-责任-经验四位一体的影响中国人社会行动模式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