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网络的心理学研究(简称网基研究)即用网络进行的心理学研究,包括非反应性网基研究、网基调查、网基心理测验以及网基实验四种类型,具有样本大并且多样、外部/生态效度较高等优点,但同时也面临实验控制不足、自我选择、中途退出等问题。本文对网基研究的历史、类型、优缺点及发展状况等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并特别对我国的网基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焦虑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情绪, 对人类的决策行为能够产生显著影响。探讨决策研究的重要领域--奖赏学习, 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焦虑情绪在决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过往研究者较少关注焦虑对奖赏学习的潜在影响, 而且已有研究在实验技术和任务范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考虑到奖赏学习概念的复杂性, 为了全面地考察个体焦虑水平与奖赏学习的关系, 本文作者建议设置不同类型的奖赏学习情境, 例如概率学习、联结学习、逆向学习和社会学习等。在上述各类不同任务中, 个体焦虑水平对奖赏学习能力的影响模式可能并不一致, 有待研究者们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将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联系在一起的紧密程度反映了他/她在时间维度上自我连续性的强度, 即未来自我连续性。个体如何看待其现在自我与未来自我之间的连续和一致程度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在跨期决策、储蓄和消费、学业成就领域、社会行为和健康领域等方面。未来研究可深入探讨未来自我连续性的神经基础及其影响因素, 并进一步拓展未来自我连续性相关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与现实自我相对,网络自我是个体在网络世界中的自我。在网络生活日益普及的今天,探讨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自我身份、外形及人格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得知网络自我在一定程度上是现实自我的虚拟投射,但对于一些容易受到社会评价的特征,个体会对网络自我进行适度的理想化。同时,网络平台属性以及用户个人特征都会影响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未来研究可以结合不同平台与场景、多种研究方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