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楠  公艳艳  赵亮  陈强  王勇慧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1):1747-1757
客体动作承载性指人们知觉客体时同时激活的针对客体的行动。当Gibson最初提出动作承载性概念时, 他认为客体的这种属性是可以自动激活的。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在知觉和行动的关系中, 行动语义知识和客体所处背景对客体动作承载性具有调节作用, 表现在人们可以根据这些自上而下的信息选择针对客体的适当的行动。此外, 不同的判断任务在引发客体动作承载性效应上具有特异性, 表现在若判断任务仅需知觉客体表层属性时, 不能激活对客体的动作, 进而不能产生客体动作承载性; 若判断任务需要对客体进行深层加工时, 才会激活对客体的动作。未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究行动语义知识和客体所处背景影响客体动作承载性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以及不同判断任务中出现结果特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两种亚型ADHD儿童的促进和抑制加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图片Stroop任务,对两种亚型ADHD儿童的促进和抑制加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论在反应时还是错误率上,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在促进效应上的表现模式相似,但ADHD儿童在错误率上比正常儿童表现出更大的抑制效应,混合型ADHD儿童的抑制效应更大于注意缺陷型儿童。由于ADHD儿童仅选择性地在抑制加工上受损,而促进加工正常,这一结果提示,促进和抑制可能是具有不同机制的、分离的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简化版儿童赌博任务,其中操纵了奖励和惩罚的强度,探察两种亚型(注意缺陷型和混合型)ADHD儿童的情感决策能力,同时采集儿童在任务中的皮肤电活动以探析ADHD儿童在情感决策中的生理机制。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奖惩强度下,ADHD儿童情感决策模式不同,在即刻奖励条件下,ADHD儿童情感决策的能力明显弱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倾向于不利选择,所产生的预测性皮电振幅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即刻惩罚条件下,ADHD儿童的情感决策能力未见异常。两种亚型ADHD儿童的表现模式相似。上述结果证明,ADHD儿童仅存在对奖励的异常敏感性,并确实影响了其决策能力,而其回避惩罚的能力正常。两种亚型ADHD儿童存在的问题相似  相似文献   
4.
李倩  王勇慧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1222-1230
掩蔽启动范式中, 当掩蔽刺激与目标刺激的时间间隔达到100~200ms时, 出现负相容效应。负相容效应是指相容条件的反应时大于不相容条件, 错误率高于不相容条件。目前主要有三种理论来解释负相容效应的发生机制, 分别是自我抑制理论、目标更新理论和掩蔽抑制理论。三种理论探讨了负相容效应发生的机制, 即负相容效应发生在知觉阶段还是反应阶段, 涉及自我引发抑制还是刺激引发抑制。有关负相容效应发生的机制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采用简化版儿童赌博任务,其中操纵了奖励和惩罚的强度,探察两种亚型(注意缺陷型和混合型)ADHD儿童的情感决策能力,同时采集儿童在任务中的皮肤电活动以探析ADHD儿童在情感决策中的生理机制.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奖惩强度下,ADHD儿童情感决策模式不同,在即刻奖励条件下,ADHD儿童情感决策的能力明显弱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倾向于不利选择,所产生的预测性皮电振幅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即刻惩罚条件下,ADHD儿童的情感决策能力未见异常.两种亚型ADHD儿童的表现模式相似.上述结果证明,ADHD儿童仅存在对奖励的异常敏感性,并确实影响了其决策能力,而其回避惩罚的能力正常.两种亚型ADHD儿童存在的问题相似.  相似文献   
6.
焦江丽  刘毅  王勇慧 《心理科学》2012,35(5):1144-1148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熟练双语儿童“注意定向”成分中抑制控制的差异,及这一差异是否依赖于双语儿童第二语言的熟练程度。方法:采用IOR范式的行为实验。被试为平衡、未平衡双语儿童和单语儿童。结果:SOA600ms时,三组被试均出现了IOR,平衡双语儿童与单语儿童的IOR效应量差异显著,其余被试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1)双语学习促进了平衡双语儿童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2)双语学习对抑制控制能力的促进作用依赖于双语儿童第二语言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客体的注意是注意分配过程中非常典型的一种现象.诸多研究发现,这种现象既会受到格式塔客体本身,又会受到自上而下加工过程,如策略和经验的影响.本文在系统回顾二者各自如何影响基于客体注意的同时,还详细阐述了那些着眼于二者如何相互作用,其作用结果如何影响基于客体注意的相关讨论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编制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家长评定问卷并对其结构进行验证。方法:在理论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家长评定问卷,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263名和387名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进行结构的探索与验证。结果: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由独立性、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和自我延迟满足五个维度构成;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其结构在不同性别、城乡样本中具有稳定性。结论: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是一个五因素的结构,所编制的问卷可作为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家长评定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王勇慧  王军妮 《心理科学》2008,31(3):629-633
以汉语单字词为材料,使用单一启动与单一探测范式,探查清楚和模糊启动汉字在呈现时间比较短暂时,能否发生负启动.结果显示,不论单一启动汉字是清楚还是模糊,也不论启动刺激的呈现时间长还是短,均未发生负启动效应.提示,启动刺激本身变模糊,即使呈现时间短暂依然能够自动微弱地激活大脑中与该词有关的表征,若不能阻止这种微弱激活的扩散也不能发生单一启动与单一探测范式下的负启动.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Collins和Loftus(1975)所提出的激活扩散理论,也提示,启动词的激活水平和注意的抑制机制对单一启动与单一探测范式中负启动的发生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0.
启动和探测刺激相同试次低比例时可出现类似负启动的抑制现象。本研究采用不同于以往研究的单一探测范式,并操纵相关项(启动与探测词语义相关)的比例及刺激集的大小研究这一抑制机制的特点。实验一在低比例时发现了显著的负启动效应。实验二在低比例时,发现小的刺激集能诱发负启动,而大的则不能。表明在单一探测范式中启动与探测相关试次的低比例确实能诱发抑制控制,该抑制控制由忽视策略所致,并受刺激集大小的影响,支持了干扰项的凸显能够诱发强抑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