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荣格及其与基督教的渊源,简述了荣格的基督教心理观,总结了荣格基督教心理观的特点,并从贡献以及局限性两个方面对荣格的基督教心理观进行了评价,试图引起学界对荣格的基督教心理观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美国宗教心理学发展历程的梳理,从中揭示出美国宗教心理学当前的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宗教心理学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构成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维度,宗教与人格的关系、宗教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中处于突出地位。两支研究队伍的分歧及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分歧,系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12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的"基督宗教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得到了加拿大维真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和基督教教育基金会等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国香港的近50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论文,并  相似文献   
4.
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回顾美国宗教心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并从中揭示出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宗教心理学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系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维度,宗教同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中处于突出地位。两支研究队伍(心理学背景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者和宗教学背景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者)的分歧及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分歧,是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西方语境中意义的概念缘起及其发展,意义与宗教的关系,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宗教作为意义系统的心理学基础,并且通过"意义治疗"举例说明了意义在心理学中的应用,为在中国社会处境中思考意义、宗教和心理相关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年初,陈纳老师翻译的《宗教皈信》(Understanding Religious Conversion,1993)一书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是由美国宗教社会学家刘易斯·兰博教授撰写的经典著作之一,曾被翻译为西班牙文和日文。在其出版30年之后被译为中文出版,这种“跨越时空”学术研究成果的推出,要归因于兰博教授中国情结,更离不开陈纳教授的不懈努力。该书深入探讨了宗教皈信与情境、危机、遭遇、个体追寻和人际互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关注了皈信者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旨在了解和解释人们为何选择宗教信仰以及皈信的过程和后果。作者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和调查研究,揭示了宗教皈信的多重动机、个人信仰转变的过程和影响。该书的学术贡献在于,作者指出了个体信仰转变的多重因素和复杂过程,同时也为理解宗教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正>陈进国的《救劫:当代济度宗教的田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终于面世了,该书是他多年亲身调研、潜心研究中国大陆、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地华人民间宗教的结晶,称得上"十年磨一剑"。基于我们对宗教学理论不同学科间内在同属一脉、理应交流互鉴的关切和体认,本文拟从"济度宗教"的提出及其意义,结合个案的理论关切及其方法论创新,对中国宗教学学科建设的意义等主题对该书进行述评,以期引起学界对该书之重要学术价值的关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