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草     
在城市里,看见草,人的眼睛都绿了。草在城市是珍贵的,点缀在风景区,犹如在硕大的王冠上镶几颗绿宝石。草在乡下是低贱的,七月的乡村,目光所及,草覆盖了无垠的原野。草是锄头的敌人,农民扛起锄头,干吗去?去锄草。农民一生  相似文献   
2.
一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儿时,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要让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是  相似文献   
3.
由于甲亢的一些症状和体征类似于正常妊娠中发生的正常生理变化,且孕期甲亢及其治疗对妊娠结果和胎儿可能的不良影响,所以给孕期甲亢的诊疗带来困难.孕期甲亢息者应尽快接受抗甲状腺药物(antitlayroid drugs,ATD)的治疗并应经常接受胎儿和孕妇甲亢及甲减征象的监测.孕妇和围产期的并发症发生率直接与母亲甲亢的控制有关,应对所有甲亢妇女进行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hyrotrophin receptor antibody,TRAb)的评估.所有妊娠剧吐患者均应测定甲状腺功能,少数妊娠剧吐短暂甲亢孕妇需ATD治疗.  相似文献   
4.
爱你一只耳     
他身材矮小,老实木讷,是那种一说话脸就红的男人,而且在他的身上也看不出有惊世才华被埋没的迹象。而她亭亭玉立,纵使洗尽铅华,依然有天妒的红颜。他们的结合,始终让人看不懂:上帝怎么将这两块不相称的泥捏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信仰方式及其内容两个方面,将公元二世纪末(东汉末年)至六世纪末(南北朝【420-589】前)的初期道教与主后30-100年的初期基督教比较,指出前者因以现世的肉体生命的长生不朽为个体修炼的人生目标、以现世的肉体生命的彼此共在(太平世界)为道教徒共同体的信念而具有现世性,后者因以承受超验的精神生命(上帝的灵)的永生同在为个体信仰的人生目标、以超验的上帝之国的期盼降临为基督徒共同体的教义信仰而具有超越性。  相似文献   
6.
利玛窦(Matteo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保罗神学,第一是指大数人保罗对耶稣基督的上帝的认信和理性反思形成的教义体系和行为规范,即以基督的十字架福音为内容,主要体现在真实的七封书信中:《罗马书》、《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加拉太书》、《腓立比书》、《帖撒罗尼迦前书》、《腓利门书》;第二是指在保罗周围的部分门徒(如路加、马可、提摩太、推基古等,提后4:11-12)在独立信仰耶稣基督后,同时赞同保罗所认信的信仰体系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神学。因此,我们把保罗书信视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其中也包括“伪保罗书信”。后者,至少是对保罗个人的信仰体系的部分认同,否则,就不可能选择保罗之名作为“伪托”的主体。保罗书信在语言观上突显出十字架的结构布局与问答逻辑;在时间观上,突出时间之未来与过去的张力,即从未来到过去和从过去到未来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如果没有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博比的事业可谓一帆风顺。59岁的他,当上了法国妇女周刊《她》(Elle)的主编,这是一份世界闻名的出版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非洲象牙的名贵举世皆知,可这并非是非洲象的福音。相反,名贵的象牙给大象们带来了厄运。偷猎者的目光瞄准了大象。一段时间.长着长长象牙的非洲象被猎杀殆尽。  相似文献   
10.
一个世纪以来,改革中国画的呼声此起彼伏.一些中国画的"改革者"们试图从中国画的命根子开刀,改变或取消其赖以存在的工具和材料,赶走书法,打倒笔墨,取消传统.其实,这种观点和做法既武断又幼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