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松飞 《中国道教》1989,(1):45-49
《道藏辑要》中的《天仙金丹心法》是一部很奇特的丹经(以下简称《心法》)。书中的内丹术秘诀,是用多种不同规律的密码排列而成,更加入一些符号和代字。全部秘诀约占全书文字的一半。表面看来,文字杂乱无章,使人茫然莫解其意。笔者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终于将书中秘诀全部破译。书中部分章节,《东方气功》杂志在一九八六和一九八七年已连载。中华书局已计划在一九八八年出版全书。《心法》是道家托名:“八仙”合著的一部丹经。“八仙”为民间传说,不见经史。“八仙”之词起源较早,可追溯到东汉。但唐代前后,“八仙”是个泛称,其中人物可以随时随地的指称。如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相似文献   
2.
松飞 《中国道教》1988,(2):34-36
1987年6月10日有一则令人振奋的新闻。“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中国人体科学学会宣告成立。”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教授任“学会的名誉理事长”。“中国人体科学,作为一新兴的学科。在学术争鸣和探讨中成长发展。它包括中医理论、气功和特异功能的研究。”钱学森教授在讲话中认为:“人体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大部门,而中国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坚持下去一定会在科学领域里有所突破。”中国的人体科学包括中医理论、气功和特异功能三大组成部分。这三大部分有一个共同性的核心。就是“炁”。我认为对“炁”  相似文献   
3.
前  言  天津历史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堪称国宝的古代玉器。此古玉为十二面楞的柱状体 ,重 118克 ;通高 52毫米 ,柱径为 34毫米 ,下部有直径 2 4毫米的中空内孔 ,顶端未通透 ,中空内壁凿痕明显 ,十分粗糙 ;在十二个面楞上 ,每面刻有三个古文字 ,在古文“死”字上边有一个直径 3毫米的穿孔与中空内孔相通 ;通体外部抛光 ,晶莹光滑 ,除古文字外 ,没有刻任何花纹装饰图案。 (实物见图一 )此古玉的文字拓片 ,最早见于邹安影印在《艺》里 ,以后罗振玉又收入《三代吉金文存》中。但是这些拓片是描制的 ,与实物细节不符。(实物拓片见图二 )六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