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望穿秋水盼“伊人”—编辑的期盼心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报纸编辑来说,这“米”便是他要编发的稿件。而做为工作对象的报纸稿件,对于报纸编辑来说比通常的“米”则更为珍贵和急需,一顿无“米”,也许可以饿思一时。然而,报纸无“米,则就绝对不行,而且这种“米”的质量对于编辑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因此,一个良好的编辑,一个想要使自己的报纸达到一定的品位,同时又想反映出自己编辑风格的编辑,这种  相似文献   
2.
健康的贫富差距是指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在各种健康指标上的系统差异。在过去30余年间, 国外研究揭示了社会经济地位与各种健康指标的负向关系, 并从环境特征和个人特征两个层面对健康的贫富差距做出了解释。以实证证据为基础, 研究者提出了社会文化自我模型、储备能力模型和生物−心理−社会整合模型等理论模型, 尝试从综合的视角理解健康的贫富差距。未来研究应该从多学科跨领域的视角, 使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统计技术深化对健康的贫富差距内在机制的理解, 充分考虑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个体差异的存在, 为促进我国的健康公平实践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累积文化演化(Cumulative Cultural Evolution,CCE)指随着时间推移,通过个体或群体间的多种社会传递和修改创新,人类文化在效率、功能、复杂性等方面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单被试实验、“微社会”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是探索其内在机制的实验研究路径。复制、教学和创新是累积文化演化发生的三个重要基础,复制与教学确保了文化信息能获得高保真度传递,创新使改进后的文化信息更具适应性。文化信息在高保真度传递和修改完善的重复循环过程中逐步完成累积。总体上,累积文化演化的边界条件可归纳为环境因素和主体因素两方面,前者主要涉及任务难度、环境不确定性、群体规模、社会互动等,后者主要涉及技术推理技能、认知灵活性、创新能力、社会身份等。未来研究可以检验新提出的实验室研究范式的可行性,开展非技术文化演化的实验室研究,以及结合“文化反哺”现象探索文化信息的上行传递在累积文化演化中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运用结构性观察方法对两组4岁儿童与父母在四种活动中的互动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一组儿童为书面数符号测查高分者,二组儿童为书面数符号测查低分者。85对父母一儿童对子参加了4个各有15分钟的共同活动,阅读、数学题、纸和积木,并完成一个微型问卷。结果表明,在这些活动中包含了多种数学知识学习和多种以父母为主导的互动策略;两组对子之间在数学事件频次上无差异,但一组父母更多地运用了一些积极策略,二组父母更多地运用了一些消极策略;二组中有更多儿童对互动表现出消极回应和注意力问题。两个组的父母在家中与儿童一起进行诸如阅读和做数学题的共同活动的频次与质量上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