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主体性问题主要涉及主体、主体性和主体性实现(即自由问题)这三个密切相关的问题,这里着重就主体性与自由的关系问题谈些看法。 何谓主体性?笔者认为,所谓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中对客体所处的主体地位以及人作为主体的质的规定性。人在实践中对客体所处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实践中对客体处于主动、积极的支配地位,而客体广般处于被动,消极的被支配地位。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改造和被改造、认识和被认识,利用和被利用关系。当然,主体也有受客体制约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当前哲学界正围绕着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展开热烈的讨论,一致高度评价马克思的实践范畴,但对实践范畴的意义的理解上却存在很大分歧,笔者着重就实践本体论、实践自然观及实践唯物主义体系这三个相关问题谈些看法。思维与存在、精神与自然界之间谁是世界本原问题的提法本身,不能不说带有旧哲学的痕迹。问题的答案只能在这对立的两极中选择,要么是自然界,要么是精神,这是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世界本原的回答,  相似文献   
3.
在实践唯物主义问题的讨论中,实践范畴和物质范畴关系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这已成为深入研究和讨论实践唯物主义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笔者发表如下几点意见。一、物质范畴和实践范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征。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表现为: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是物质的特殊运动形式。在实践中除了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外,还具有自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德国数学家高斯、匈牙利数学家亚·鲍耶和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分别独立地创立了非欧几何,其中以罗巴切夫斯基所发表的内容最完善,因此取名为罗氏几何学。1854年,德国数学家黎曼创立了黎曼几何。十九世纪末,德国数学家闵可夫斯基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