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杨柱才 《周易研究》2007,3(5):69-74
罗钦顺认为《周易》的宗旨就在于"穷理尽性"。《太极述》是罗钦顺在易学上的一个创造,其中讲述了太极之义、太极之全体、太极之妙用,及人物之性、圣学体用之全等问题,建构了一个宇宙万物及人生性命的演化的总过程。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的点校本<胡宏集>,系将<知言>和<五峰集>汇编为一书,亦收入朱熹<知言疑义>,宋代至清代关于<知言>和<五峰集>的诸家序跋,及胡宏的传记资料等,作为全书附录,颇便研究者使用.点校者做出了较深入细致的标点和校勘,对于研究胡宏及宋代思想有直接帮助,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点校当中,亦出现不少失误,有必要辨正.这里,为醒目起见,先列书名或篇名,次标明页码及原文,再作辨正.对于所引述的点校本原文,凡点校准确的人名、地名等,不再标出专名号.文中未尽及不当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3.
以图像表达思想,并对于图像本身作出解说,在北宋以后的儒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周濂溪的《太极图说》可以看作这方面的典范。周濂溪之后,不仅宋明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解释《太极图说》的作品,有的甚至模仿周濂溪“太极图”而制作类似的图式以表达其思想。而且,随着朱子学在韩国的传播,周濂溪《太极图说》对于朝鲜理学也发生了重要的影响,朝鲜中期郑秋峦的《天命图说》便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周濂溪《太极图说》和郑秋峦《天命图说》可以作为东亚地区“思想图解”的两个范例。本文以周濂溪《太极图说》和郑秋峦《天命图说》为中心,讨论“思想图…  相似文献   
4.
2002年4月18日至20日,中国哲学史研究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井冈山召开。会议由中国哲学史学会、南昌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来自全国各地近7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任继愈、刘文英、蒙培元、周桂钿、陈正夫等先生分别作了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就这些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许多共识,并提出了21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可行性课题及方向性建议。现将会议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胡敬斋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居仁(1434~1484),字叔心,号敬斋,江西饶州余干人.学者称为敬斋先生.早年受家庭教育,十四五岁颇知文义.十九岁,从于准受<春秋>,为举子业.代宗景泰五年甲戌(1454),敬斋二十一岁,从学吴康斋(与弼),受义理之学.至宪宗成化五年己丑(1469)康斋捐馆,前后十五六年间,胡敬斋往来受学,其后成为了康斋所开创的崇仁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觏的礼论提出了以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一礼思想体系包括礼备体用,合内外,礼顺人情,学礼成性诸方面内容。这一礼思想体系表现出密切关注现实的特点,在实践上主张以礼修身治国,在理论上主张复礼以强儒。李觏的礼论对于有宋学术的建立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某些方面直接影响到王安石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