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1984年间,中国美术从文革美术的"高大全"、"假大空"中脱离出来,开始走上了现实主义的绘画创作道路,开始关注人性,关注生活,关注人本身,开始真正地对真实生活的描绘。  相似文献   
2.
士在中国代表了一个很庞大的群体——文人阶层,他们淡泊名利,秉持宁静致远之道.古往今来,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多少士人不求名利,用毕生精力求得诗文之精妙,精神之强大.倘若在当代艺术大世界里寻觅此种精神支撑力量——可以从画家何多苓那里获得. 邵大箴曾惊叹于何多苓的"自我"之强大.这又作何解?很多人说这是个性,不顾他人感受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固执地追求自己的东西,或许也太过于自傲,高估自己吧!对,这似乎是何多苓具有的特点.这种从骨子里散发出的"气味"让他令人痴迷,让他与世格格不入,让他变化,让他回归,让他边缘化,让他拥有一片自留地.  相似文献   
3.
民国女画家关紫兰的一生低调而又执着,倘若我们用心品读这位女画家每个阶段的油画创作,便会感受到她的生活态度及艺术语言带给今人的思考,即到底何为我们心底深处最质朴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高剑父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他是20世纪最早以怀疑主义眼光审查传统中国画学,并对变动的世界保持强烈好奇心的先驱者之一。对于新的观念,他义无反顾地倡导和传播,身体力行,不畏艰苦,推动着中国艺术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