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利制度是各国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关系的重大调整,福利思维定势需要重新审视。特别是公务员制度的全面推行和事业单位的综合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分别实行了不同结构的工资制度,原有的以工资关系为纽带的各项福利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急需进行医疗费用统包、福利住房分配等福利制度的相应改革。当前,选择什么样的经济理论指导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福利制度改革,这确实是值得探究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实行的是国家统辖统制、统管统揽的福利制度。从制度的形成过…  相似文献   
2.
认主近主是信仰的基础朱月山认识真主,真主是独一的。古兰云:“你们所当崇拜的,是唯一的主宰: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至仁的,至慈的。”(2:163)“真主,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灭的,是维护万物的。”(2:255)“真主秉公作证:除他外...  相似文献   
3.
立体视觉的心理物理和VEP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物理试验是研究立体视觉的主要方法。70年代VEP开始用于体视研究,并取得许多结果。由于VEP信号复杂,这些结果不能令人满意。本文使用心理物理试验和VEP对比方法对体视加以研究。我们的结果是:VEP波形中第一个正峰与刺激图形的亮度有关;N_2峰和P_3峰的潜伏期对判断体视存在与否有重要价值;本试验确定N_2峰潜伏期在体视存在时约为240ms—280ms,无体视存在时约为290ms—310ms;P_3峰潜伏期在体视存在时约为280ms—310ms,无体视存在时约为340ms—360ms;体视存在时的VEP与无体视存在时的VEP的互相关系数小于0.1;有体视的VEP其功率谱密度在8Hz附近有一峰;心理物理试验中使用强制选择得到的结果从VEP波形比较中可以确认是可靠的;有体视的VEP其N_2和P_3的潜伏期随视差变化呈现规律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从世俗的伦理原则看,杀人是最不道德的行为,而战争却是成千上万地杀人的运动。墨子云:“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如此说,战争似乎没有道德可言。然而,战争乃是人类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必然的运动,在这种以野蛮为直接形式的运动中,曲折地表现了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战争作为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领域,不同于动物的弱肉强食,它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与伦理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充分地揭示了道德行为包含的矛盾性和相对性,所以,研究战争中的道德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行业不正之风,成为一股风,泛滥成灾,起因于“文化大革命”的中后期。由于“文化大革命”,把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尤其是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把党和人民的优良传统作  相似文献   
6.
佛教思想意识与文艺创作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前者是如何作用于后者的?这种作用是自觉追求的还是潜移默化的?自觉追求应怎样去“追”?潜移默化应怎样来“化”?……即使不能像《天问》那样一口气问几百个问题,但在这方面值得思索之处还是很多的。如果对佛教历史思想文化一无所知,却奢谈创作佛教艺术,恐怕注定要抓襟见肘,非驴非马。不过,佛教文学艺术创作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思索尽可以思索,思索之后,更重要的是创作实践和创作成果。  相似文献   
7.
不显著结果(如, p > 0.05)在心理学研究中十分常见, 且容易被误解为接受零假设的证据, 并可能导致分组匹配研究的错误推断或者忽视被小样本的不显著结果掩盖的真实效应。但国内目前尚无实证研究对不显著结果的普遍性及其解读进行调查。本研究调查500篇中文心理学实证研究, 统计其摘要中出现与不显著结果相关的阴性陈述的频率, 判断并统计基于阴性陈述的推断准确性, 并使用贝叶斯因子对不显著结果中包含t值的研究进行重新评估。结果表明, 36%的摘要提及不显著结果, 共包含236个阴性陈述。其中, 41%的阴性陈述对不显著结果的解读出现偏差(如, 解读为支持了零假设)。对包含t值的研究进行贝叶斯因子分析, 结果显示仅有5.1%的不显著结果可以提供强证据支持零假设(BF01 > 10)。与先前对国际心理学期刊的调查结果相比(32%的摘要包含阴性陈述; 72%的阴性陈述对不显著结果的解读错误), 中文心理学期刊中报告不显著结果的比例更高, 且对不显著结果解读错误的比例更低。但国内研究者仍需进一步加强对不显著结果的认识, 推广适于评估不显著结果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蔡莹莹 《管子学刊》2012,(1):115-122
本文介绍著名西方汉学家葛瑞汉的墨子研究,主要以"墨子十论"为讨论重点。本文第一部分简介葛瑞汉之学术研究概况;本文第二部分分别讨论葛氏提出"墨分为三"与十论篇次关系之理论,共有:其一,《非攻上》归属问题与《天志》诸篇关系;其二,《非命》诸篇之错简问题;其三,导致三派分歧的主题研究三大主题,逐一述评葛氏之研究成果,并参照相关文献,检讨其得失所在;本文第三部分则略论葛氏提出的墨家分派及其"十论"研究的效用与限制;最后则说明中、西学界治学方法、风格之异同,而吾人若能两者并参,截长补短,则必能双赢。  相似文献   
9.
斯坎伦在其著作《我们彼此负有什么义务》中提出了"推卸责任的解释",对事物具有的自然属性、有价值的属性以及我们对事物采取某种行为的理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解释。根据这个解释,价值不能为我们提供行动的理由,理由是由事物的其他低阶属性提供的。这一观点受到了"双重条件"、"取消主义"、"错误理由"的三重挑战。  相似文献   
10.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崇尚裹头扎巾,这成为那时候服饰的一种特点。唐朝是与外界交流很频繁的一个时期,当时周边少数民族因互市朝贡等诸多原因纷纷来到中原,穿着打扮互相影响渗透。到了宋朝,头饰中就多了一些儒雅的气息。各幅名画中记载的中国古代头饰特点很分明,不同的头饰反应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是各时期的文化产物。头饰与服饰的变化,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习俗、各民族之间以及各国之间的交流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些历代中国画作品是记载和传承文化历史的最好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