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160名中国儿童和133名加拿大儿童为被试,采用实验室观察和问卷调查,考察儿童7岁时的资源获取行为对其11岁时学校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轮流规则行为对儿童的学校适应具有消极的预测作用,且存在性别差异:男孩的轮流规则行为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焦虑,女孩的轮流规则行为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其学校态度;(2)请求行为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中国儿童攻击行为,加拿大儿童则没有发现该关系;(3)对于资源获取失败次数少的儿童,求助成人行为有积极的适应意义;(4)儿童资源获取行为的结果在儿童7岁时资源获取行为与11岁时学校适应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对于资源获取成功次数少的儿童,请求行为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其攻击行为;对于资源获取失败次数少的儿童,请求行为则显著地负向预测其攻击行为,求助成人行为可以显著地负向预测其孤独感。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室观察, 对7岁儿童(中国160人, 加拿大133人)在潜在冲突情境下的资源获得行为进行考察, 旨在比较中西文化背景下, 儿童资源获得行为上的差异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结果表明:中国儿童的求助成人和给予行为显著多于加拿大儿童; 加拿大儿童的资源获得失败和为自己获得资源的频率显著高于中国儿童。果敢行为和轮流规则都是有效的资源获得方式; 请求行为则是无效的。求助成人是中国男孩获得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 对加拿大儿童来说, 则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3.
儿童2岁时的不顺从对4~11岁间社会适应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实验室观察、母亲报告和教师报告,对138名随机抽取的北京市2岁儿童进行追踪,考察2岁时的不顺从行为对4岁、7岁和11岁时社会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2岁时的消极不顺从行为可正向预测7岁时母亲报告的外显问题行为、教师报告的攻击性-学习问题和11岁时母亲报告的学习问题。(2)2岁时的拒绝/协商行为可正向预测4岁时母亲报告的多动。(3)2岁时的反抗行为可正向预测11岁时教师报告的内隐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室观察和教师报告,考察2岁儿童的行为抑制性对其7岁、11岁和14岁时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儿童2岁时的行为抑制性可以:(1)显著正向预测其7岁时教师报告的任务定向、同伴交往能力;负向预测其7岁时教师报告的攻击和学习问题。(2)显著正向预测男孩11岁时教师报告的受欺受辱和害羞焦虑。(3)显著正向预测其14岁时教师报告的任务定向能力,负向预测其14岁时教师报告的攻击、学习问题和受欺受辱。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38名学步儿童及其母亲的观察研究,分析儿童的不顺从行为与亲子互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亲子互动中,母亲的言语策略多于身体策略。(2)母亲的模糊言语显著地正向预测儿童的反抗,母亲的远处身体指导显著地正向预测消极不顺从。(3)母亲的反应性与明晰言语、模糊言语、积极身体指导和远处身体指导正相关,与严厉言语和消极身体指导负相关。(4)儿童反应性负向预测消极不顺从和拒绝/协商行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