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徐鸿 《心理学报》1988,21(1):79-86
本文根据普通心理学的结构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对孔子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心理学的分析和整理。全文分认识心理学思想、情感心理学思想、意志心理学思想和个性心理学思想四大部分。试图较为系统地探究孔子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2.
3.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这段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孔子在总结夏、商、周三代盛世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强调统治要“重人道”、“亲民生”,以顺应急剧变革的时代潮流。他提出了“仁爱人”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学说,这是很富有心理学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他是一个送报工,在这条大街上送报近一年了。 在这之前,他原本是一家企业的职工,兢兢业业地干了十几年,虽然最终没有混上什么职位,但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拿过不少。他其实也不骛求什么,只要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尊重就足够了。不如人愿的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社会的崛起和发展深刻地改变着现实社会,也产生了所谓“网络道德问题”。网络本身的工具性、虚拟性特征是产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客观原因。网络道德的核心是网民利益,基本原则是资源共享。而智慧、克制和爱心,则是网络道德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根据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关于“个性心理”的理论,对孔子的教学过程进行了“个性心理”方面的分析和整理。全从“智力差异、能力差异和性格差异”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评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