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费尔贝恩在修正与发展弗洛伊德和克莱因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纯粹的人格客体关系理论,他发展了一套修正的心理病理学思想。他认为,精神分裂是所有心理病理现象的基础;心理治疗的目标是要让病人从无意识中释放坏的客体和减少自我的分裂、达到人格的整合,而分析师与病人的关系则是心理治疗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3.
从康德的道德自律论到心理学家对道德自律问题的关注实现了一次由形而上的哲学构架到形而下的经验研究的转化。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家从心理发展尤其是认知发展的视角提出,个体道德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他律是较低级的道德阶段或类型,自律是较高级的道德阶段或类型;评定一个人是否自律应以其道德判断作为依据,由此涉及自律的标准问题。在实践层面,鉴于自律者具有可靠性、理性反思和意志力的特点,因而实现自律最重要的心理条件在于主体拥有良心、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和相应的意志品格。  相似文献   
4.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费尔贝恩在修正与发展弗洛伊德和克莱因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纯粹的人格客体关系理论,他发展了一套修正的心理病理学思想.他认为,精神分裂是所有心理病理现象的基础;心理治疗的目标是要让病人从无意识中释放坏的客体和减少自我的分裂、达到人格的整合,而分析师与病人的关系则是心理治疗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文化差异性增加了我们理解自律概念的难度。在康德将自律视为唯一和最高的道德原则之后,理性自律的理念对西方道德研究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今天自律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康德的设定,它既可以在道德意义上使用,也可以在非道德意义上使用;既被视为道德的本质属性,又被作为道德发展的重要指针。对个体的道德自律还可做程度和内容的分析,进而区分自律道德和他律道德这两种道德水平或道德类型,以及判断自律、意志自律和行为自律等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