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景岳医易学思想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关于外易与内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二是通过对神与机、鬼与神、升与降等范畴的论述,提出了一个医易学的心理平衡系统.这两点都是发前人所未发,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冯友兰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徐仪明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河南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冯友兰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10月26日至28日在河南郑州、开封两地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美国、韩国、瑞典、...  相似文献   
3.
早期儒家的著述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心理内容,其中尤以道德情感心理内容具有突出的以教化民作用。比如“爱”的核心为恻隐之心即同情心,这一重要的情感心理范畴是增进人与入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粘合剂。忧患意识与和乐精神也凸显出非同寻常的意义。忧患意识是一种凛然的民族大义,是古往今来一切仁人志士所具有的主体意识,是儒学体验性...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对修习道教内丹导引之术非常重视,其《年谱》中多有记载。内丹本为一种养生延命之学,王阳明却使之成为“致良知”说的组成部分。王阳明如何将道教的修为与儒家的心性学说紧密结合在一起呢?这里拟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1 当然,能够产生内心神秘体验的并非仅仅是道教内丹,佛家与儒家也都有类似功夫。但是究阳明一生,他似乎独钟情于道教内丹之术。  相似文献   
5.
易学心理思想的研究,应该从<周易>"心"范畴入手,认真辨析<易经>和<易传>中每一重要"心"范畴的心理学涵义,并给予肯要的阐释与疏解,这是研究易学心理学的基本进路,由此也可以解决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话语系统的建立问题.  相似文献   
6.
徐仪明 《心理学报》2004,36(5):630-632
通过对《易经》中“心”、“思”范畴的探讨,了解其中心理思想的概貌。并通过对《观》卦爻辞的分析,较为深入地认识《易经》在认知过程、思维层次的探索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对先秦诸子所产生的较大的影响,从而证明《易经》为中国辩证逻辑思维之源。  相似文献   
7.
道教外丹哲学思想研究述要徐仪明外丹亦称外丹黄白术即通常所谓的炼丹术。近年来随着对整个道教文化研究的全面开展,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个既充满神秘气息又蕴涵着科学知识的古老方术。由于国内外至今尚无人对外丹哲学进行系统的专门研究,目前所提出的一些看法仍属探索性的。现就有关外丹哲学的内容,归纳整理为四个问题,做一概述。一、神仙思想是外丹哲学思想的来源与理论基础服食金丹大药的目的是为了长生不老、修炼成仙,因此神仙思想自然就成为外丹哲学思想的来源与理论基础。虽然人们习惯把外丹称作道教外丹术,但神仙思想并不是从道教开始才有的。卿希泰指出,神仙思想与长生不死的观念早在道教出现很久以前就存在了。《山海经》关于“不死之山”、“不死之国”、“不死之药”和“不死民”以及大荒之中有灵山神巫,“从此升降,百药爱在”的记载,表明了古人对长生不死的向往。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术和医药学的发展,人们取得了强身祛病、延年益寿的某些成就,出现了一些神奇的长寿的传说人物。如殷大夫彭祖,自称黄帝师的容成公,楚狂接舆陆通等,这反映了古人探求长生久视的愿望。人们又在海市蜃楼的幻景启示下,想象人世之外有一神仙世界。那里有逍遥自在长生不死的神仙,他们有不死之方药,  相似文献   
8.
朱熹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学问博大精深,于哲学、史学、文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考据学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造诣极深,被后人称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宋元学案·晦翁学案》)。近十多年来,朱子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出现了一批学术价值极高的专著和论文,但是多偏重于朱熹哲学思想的研究,而对其史学思想涉及较少。汤勤福博士钻研朱熹史学思想近20年,著成《朱熹的史学思想》(齐鲁书社2000年1月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朱熹的史学思想、从而确定其在中国史学史上…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与中国传统文化讨论会综述徐仪明(河南大学政治系475001)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河南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冯友兰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10月26日至28日在河南郑州、开封两地举行。来自全国各...  相似文献   
10.
宋明医易学散论徐仪明一宋明时期,理学家多热衷于《周易》之学,仅北宋解易的著作就有六十余家。其中著名的有:欧阳修、李觏、胡瑗、周敦颐、邵雍、张载、王安石、司马光、程颢、程颐、苏轼等。这一时期易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是,深入发掘《易经》中所蕴含的微言大义,从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