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谭力海  彭聃龄 《心理学报》1989,22(4):94-101
心理学家近年来的研究一致发现,单词识别受词形、语音、刺激强度、语境、词频、词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关于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各家的看法却颇不相同。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外几家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这对于我们揭示汉语词字识别的基本过程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继《再认性同一判断中汉字信息的提取》一文之后,我们作了《回忆性同一判断中汉字信息的提取》的研究,进一步研究了在同一性判断中汉字信息的提取问题,旨在比较在回忆与再认条件下人们对汉字信息提取的特点。结果表明,在回忆条件下意同判断的反应时最长,音近其次,形似最短。形似与意同判断,音近与意同判断间反应时差异显著,音近与形似之间不显著。 与前次实验相比。在回忆条件下语音的作用提高了,但形的作用仍然很大,说明字形与字音的编码对提取语义信息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在回忆条件下,特征干扰都大于一般分心物的作用,说明单词的各种特征都影响到汉字信息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汉字词特征语义提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研究运用语义判断的方法,对汉字词特征语义的提取做了初步的探讨,被试是28名大学生。实验结果表明,汉字形声字的义符在汉字词定义特征语义提取中有重要作用,在义符与词义一致时,能加速词的定义特征语义的提取。义符对词的特有特征的语义提取无作用,而特有特征的强度能很好地预测提取时间。本研究还发现,词的熟悉性和该词距其上属的语义距离对词的定义特征的语义提取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阅读时的注视和跳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同  彭聃龄 《心理科学》1993,16(5):309-311
  相似文献   
5.
故事图式在故事理解中加工机制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实验利用两种不同回忆方式、两个双情节故事和小五、高一和大二共120名被试,初步研究了故事图式在故事理解中的加工机制。结果表明:(1)故事图式的加工机制主要表现为两级剪辑,特别是二级剪辑;(2)故事图式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处理无关信息;(3)故事图式中与故事语法各类节点相对应的加工单元的力量是不同的,且因年龄而异。  相似文献   
6.
汉语的语境信息对抽象句和具体句回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彭聃龄 《心理学报》1990,23(4):57-62
本实验用汉语材料进行实验,考察了语境信息对抽象句和具体句回忆的影响。在实验Ⅰ中抽象目标句和具体目标句镶嵌在随机语境或主题语境中。在随机语境条件下,被试对具体句比抽象句具有较好的回忆成绩;而在主题语境下,两种类型的句子之间的回忆成绩没有差异,具体性效应消失。实验Ⅱ增加了部分整合语境,在这种条件下,构成语境的主要名词与主题语境相同,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主题。结果发现适当的语境对抽象句的回忆有促进作用,部分整合语境的促进作用位于随机语境和主题语境之间。语境对具体句的回忆没有影响。这一结果支持了语境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7.
对幼儿从电视中伴随学习单词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40名小班幼儿和46名大班幼儿参加了实验,他们在接近自然的状态下观看有字幕的动画片。结果发现:幼儿在无任何指导的情况下观看有字幕的动画片,能伴随学习到汉字,这表明,电视对幼儿的词汇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不同性别的儿童都能同等程度地从电视中伴随学习到单词;词义的伴随学习受幼儿原有的词汇水平和幼儿对目标词熟悉程度的影响;词音的伴随学习只发生在词汇水平较高的幼儿当中,并且随着幼儿对目标词熟悉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词音和词义的伴随学习存在频度效应。  相似文献   
8.
以40个中文词和20个非词以及相应的英文译词为材料,以词汇判断中的重复效应为研究途径,对32名外语系本科生进行了中—英双语读者词汇表征的研究。结果发现,当单词以相同的语言重复呈现时(在语言内重复条件下),被试对重复词的判断时间显著缩短,判断准确性显著提高。而当单词以不同的语言重复呈现时(在语言间重复条件下),对重复词的反应时间与错误率与对新词的反应相比无显著差异。我们得到的语言内的重复效应与独立存储的假设相一致。我们认为,中—英双语读者对来自两种语言的词汇信息是分别存储在两个独立的言语存储系统中的。  相似文献   
9.
从语义启动效应看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实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郭桃梅  彭聃龄 《心理科学》2003,26(4):750-750,746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简称ERP)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认知加工的研究。运用ERP研究认知加工过程时,常见的思路有两种:一种是关心某个特定的ERP成分,另一种是关心某个认知过程中会产生哪些ERP成分。大多数早期的ERP研究都遵循第一种思路,有关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例。为了探讨N400的实质,大量的研究都选用语义启动范式,本文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探讨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客体与主体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研究知觉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1935年德国心理学家苛夫卡(K·Koffka)曾提出:“事物为什么会被看成它现在的样子?”这个问题不仅曾经困惑过许多古代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而且也困惑着当代许多心理学家,其中包括一些研究知觉问题的心理学家。一、知觉中的直接理论与认知理论二次大战后,知觉研究形成了两个重要的方向,即直接理论与现代认知理论。吉布生(J·J·Gibson)是本世纪研究知觉问题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的一生发表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知觉专著,如《对视觉世界的知觉》(1950)、《作为知觉系统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