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2.
货币:一种哲学向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雄 《哲学动态》2003,(8):8-10
经济活动中的货币,主要起着衡量和转移与个别商品相分离的价值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货币的问题不仅是经济学问题,更是哲学问题,它有着深厚的哲学与历史文化的底蕴。首先,货币对社会各种质料的组合,货币经济对人与人关系中内在维度的改变,锻造出人对世界理解趋向物欲化和价值通约化的心理坐标。货币化生存世界直接影响和关联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使得一种纯粹数量的价值不断压倒品质的价值,从而追求生活意义的平等化、量化和客观化,把人生的消费和积累作为惟一至上的终极追求目标。其次,货币是社会分工和社会交换的产物,它所体现…  相似文献   
3.
西方近、现代经济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雄 《哲学动态》2003,(2):44-47
世纪之交的中国 ,正在经历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经济哲学在新世纪又将如何进一步发展 ,这是国内哲学界和经济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笔者以为 ,随着人类步入智能化和数字化生存时代 ,全球经济的发展将更加呈现多元、振荡、非均衡、信息非对称的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入推进 ,社会发展对经济哲学的要求将更趋强烈 ,迈向新世纪的经济哲学会出现长足的发展。在 2 1世纪到来之际 ,回眸西方近、现代经济哲学历史发展的历程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著名经济史学家博纳 (J .Bonar)指出 :“只有当哲学不仅趋向外部自然 ,…  相似文献   
4.
历史进步的寓意——关于历史普遍性与历史特殊性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百多年前,哲学家康德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哲学命题: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何以认知并读写?康德认为,人类的历史进程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隐秘计划的实施过程,它充满了个体、民族与类的种种对抗,贯通着历史普遍性与历史特殊性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5.
6.
医学人才培养要区别不同需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告别了知识迅猛积累的20世纪,人类将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是怎样的时代呢?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展望报告中提出了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人类将在21世纪逐步取代传统的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建立一种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型经济。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已深入人心,那么21世纪必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正如江总书记在接见两院院士时曾强调指出,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后果: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性资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现代性后果的反思,一个十分重要的路径不可忽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契合,即对主体性哲学和主体性资本的双向追问。笔者以为,现代性后果不仅指向主体性哲学,更涉及到主体性资本。主体性哲学是现代性思辨逻辑的核心程式,而主体性资本则是现代性社会生存本体论的重要根基。透视资本社会的历史流转过程,我们只有从货币化生活世界的资本逻辑中才能找到理解现代性后果的深刻答案。一、主体性资本的概念诠释资本在原本意义上无主体、主体性可言。从技术层面上说,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亦称“可变的物质实体”。在新古典资本与生产理论中,克拉克较早…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逻辑预设何以生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现代性逻辑预设是现代性的基础性叙述,它是现代性核心价值观念最具有典型特征的思想规定,也是哲学及各门综合知识所涉及的现代性特征之间的联结点。它的生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人们去认知现代性时,有着不同的意识层次,如直观、感觉或情感等,而惟有以思想、范畴反思现代性时,才表达了一种日益强烈的历史相对主义意识。因此,现代性逻辑预设又是意义同质化的哲学反思命题,它通过对历史时间与空间的还原,将杂多的人类实践行为特殊样式以抽象思辨的哲学范畴排序及逻辑编目,深刻地反映着现代性历史生成与发展的辩证同一体的本质,同时…  相似文献   
9.
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其实,它是唯物史观的一条重要原理.恩格斯曾明确指出:“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 又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可见恩格斯是肯定普通个人对于整个历史进程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唯物史观的核心是“实践─转变”原理张雄当前,对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思想的把握,有三种观点极易构成混乱。其一是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理解为一种面向过去的历史哲学。这种观点把唯物史。观曲解为“从哲学的视角研究历史的科学”,从而抽去了唯物史观具有面向未来的实践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