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从人性观角度看折衷主义疗法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纪梅 《心理科学》2002,25(5):620-620,590
人性观(the view of human nature)是对人性的看法,而人性,首先是个哲学上的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属性的统一,它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具体的。一定的社会关系是形成人性的决定因素。《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1989年)和《心理咨询百科全书》(车文博,1991)中也沿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色彩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佛教——一种特殊方式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佛教的基本思想及评价佛教认为苦是人生的本质。人生之苦形形色色 :生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1] ,总之 ,人的生命过程就是苦 ,生存就是苦。因此 ,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断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 ,以求得解脱即所谓成佛[2 ] 。佛教反复宣称 ,世间的一切不过是似乎存在的东西 ,“空”是宇宙的实相。只有体认到空的道理 ,才能达到觉悟解脱。佛教作为宗教 ,从根本上说 ,其哲学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 ,其本质是与科学相对立的。佛教对世界的认识 ,并不是对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反映 ,多数是颠倒的、虚幻的反映[2 ] ,不能产生科学…  相似文献   
3.
4.
历史上关于情志病证的记载最早见于甲骨文。殷墟出土的甲骨约16万余片,与疾病有关的有323片415辞。其中已经出现了专门的病名或关于疾病症状的描述,如“失眠”。《山海经》记载了38种疾病,其中就有狂、痴等。《黄帝内经》不但记载了一些具体的七情病证的名称,还设专篇系统论述了癫狂的病因病机和表现。到了张仲景时期,中医学对七情病证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临证医学阶段。《金匮要略》记载了“百合病”、“奔豚气”、“惊悸”、“脏躁”、“郁冒”、“阴吹”及“咽中如炙脔(梅核气)”等七情病证的辨证论治,首开情志疾病辨证论治的先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