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医学与哲学》2005年4月第26卷第4期刊发了单艳华、张大庆的文章“从大众传媒看公众对安乐死态度的嬗变”一文(以下简称单文)。文章考察了20年来大众传媒对安乐死问题的关注,以及公众对安乐死态度的嬗变过程,认为大众传媒使得“公众对安乐死问题的态度由最初的怀疑、排斥,转到开始深入思考和逐渐接受。”[1]文章肯定了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对此本人深有同感,同时又觉意犹未尽。20年来大众传媒对安乐死的态度是相对明确的,并且影响了公众的态度,但是谁又影响了大众传媒的态度?这个追问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安乐死问…  相似文献   
2.
《医学与哲学》2005年4月第26卷第4期刊发了单艳华、张大庆的文章"从大众传媒看公众对安乐死态度的嬗变"一文(以下简称单文).文章考察了20年来大众传媒对安乐死问题的关注,以及公众对安乐死态度的嬗变过程,认为大众传媒使得"公众对安乐死问题的态度由最初的怀疑、排斥,转到开始深入思考和逐渐接受."[1]  相似文献   
3.
4.
通过时在"中国知网"检索结果的分析发现,在中国学界流行病学或医学掌握艾滋病问题研究的主流话语权,人文社会科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正从伦理学视角向社会学视角转变.出于艾滋病防治的迫切需要,学者更多地关注"行为干预"的理论与模式探讨,应用性研究较多而理论研究薄弱.  相似文献   
5.
对疾病的界定与解释是整个医学的核心与基础,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是本体论的疾病观占主流地位,但是纵观整个医学史,人们对疾病的不同界定充分证明了疾病概念问题上的建构论观点.医学上的建构论强调具体的社会环境、组织结构、价值信念、利益和权力关系等对疾病知识的影响.从建构论视角分析,"疾病"是一种功能性界定;疾病是一种价值判断;疾病是一种社会约定.  相似文献   
6.
功利主义与信任缺失——对防艾工作功利主义导向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为干预”作为防治艾滋病的手段,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有效的行为干预是建立在交往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由于我国目前的功利主义导向,阻碍了行为干预主体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普遍存在的信任缺失,影响着防艾工作的深入开展。只有在公正论的基础上,建立防艾共同体才能解决因为功利主义导向引发的信任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内艾滋病问题的研究现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在“中国知网”检索结果的分析发现,在中国学界流行病学或医学掌握艾滋病问题研究的主流话语权,人文社会科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正从伦理学视角向社会学视角转变。出于艾滋病防治的迫切需要,学者更多地关注“行为干预”的理论与模式探讨,应用性研究较多而理论研究薄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