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快速预测和监控引起小麦霉变的烟曲霉的生长,在15~40℃温度及0.70~0.96水分活度下进行小麦储藏模拟实验,建立和验证烟曲霉D6生长的一级和二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一级生长模型中Bo-ltsmann模型优于Logistic模型。以Boltsmann模型拟合数据建立二级模型,采用平方根模型拟合,得烟曲霉D6的最低生长温度和水分活度分别为5.784℃和0.721。经验证,平方根模型能较好描述烟曲霉D6最大比生长速率与温度、水分活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3.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推动力,是衡量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明确其重要作用,提出环境设施设计在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功能定位,同时通过对江苏泰州城市文化的总结,明确通过环境设施设计提升泰州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民社会的社区化,社区表现出治理邪教的巨大潜力。社区治理理论、差异交往理论、社会控制理论为反邪教社区治理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现实来看,社区治理体现了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区微观治理弥补了公共权力的有限性并符合市民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社区的网格化更易于对邪教的防治。因此,反邪教工作也应依托社区治理展开。在社区治理模式下,要通过夯实社区文化基础、推进反邪教社区警务战略、重视反邪教数据治理等路径,进一步打击邪教的生存空间,实现反邪防邪工作的共建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5.
王弼哲学,学界一般将其归为"玄学"或"新道家",亦即道家哲学在魏晋时期的重新展开。从中国哲学史的逻辑发展来看,这种观点有待商榷。王弼哲学的问题意识是如何接续先秦汉代儒家的"本原追问",以及如何扬弃逐渐固化、异化的"名教制度";王弼哲学的核心主张是"崇本举末",无论是深具道德性的"自然"之"本",还是内发不可为的"仁义"之"末",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向孟子传统回归的趋势。由此,尽管王弼哲学借鉴了老子哲学的言说方式和思维方法,但就内核来看,其仍属儒家,是儒家哲学的自我批判、内部调适和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绿色人居环境是资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人居环境。它好比是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需要处理好内外环境关系,处理好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家只有产生共识,人类生存环境持续发展才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發表在这里的是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恒軒同志給我們来的一封信,这封信不但介紹了黑龙江省理論學習展览会的情況,同时还論述了工农群众學習毛主席著作和哲学对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重大意义。我們希望其他地区的同志也能采用这种方式来信反映当地工农群众学習理論学習哲学的情况,經驗和問題。  相似文献   
8.
肺癌治疗最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对人类健康威胁很大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没有十分理想的办法来控制。就诊的患者又千差万别,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条件,制定出适合不同人群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医生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与同仁进行探讨,以期对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张恒 《孔子研究》2023,(6):94-106+159
魏晋以前中国本土哲学以“本末”思维为主要致思路径,这在解决“经验的存在之先”问题上简洁有效,但有难以克服的理论困难。对此,玄学与佛教都做了许多探索,“体用”思维逐渐确立起来,对超越之“体”的追问代替了对经验之“本”的探寻。不过,佛教“体用论”因其非实在性而与世间、人伦难以兼容,这给理学留下了继续探索的空间。宋代早期理学家集中展现了思维转型的理论自觉,其“体用”之“体”,一方面较“本末”之“本”更具超越性,另一方面又较佛教之“体”更具实在性,一种既超越又实在的“体用”思维逐渐形成。早期理学家各具特色的思维转型的努力是理学得以产生的核心动力,也促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第一次大型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0.
张恒 《孔子研究》2020,(2):152-160
作为理学的主要开拓者,程颢、程颐兄弟通过引入新概念、新范式创发的新性论,是中国性论史上极具典范意义的重要形态。由于二程对孟子性论的推崇以及朱熹对二程直承孟子系谱的强化,学界向来多以孟子哲学为二程性论的不二源头。事实上,深入考察二程性论及其对先秦人性思潮的扬弃即可发现,这种"一线单传"的系谱构建方式有待省思。二程论性不仅承继孟子学派,亦兼容涵摄子思、告子、荀子等多家学派,堪称多源;在多源背景下,二程性论展现出了实质之辩(情性德性)、价值之辩(性善性恶)、人物之辩(性同性异)等多重面相,堪称多维。多源、多维审视有助于对二程性论及整个理学性论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