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1.
2岁儿童延迟性自我控制及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摘要研究考察2岁儿童延迟性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水平及其家庭影响因素。对86名17.5到28.5个月的儿童在画笔和食物为诱惑物的两种延迟满足情境中的行为进行实验室录像观察。同时以问卷法了解其父母教养行为、婚姻质量及亲子关系等家庭因素。结果显示:(1)2岁儿童已经具有延迟性自我控制行为.且存在性别差异。(2)家庭教养态度,尤其是母亲的教养态度对儿童自我控制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3)母亲所体验到的家庭生活的和谐程度能显著地预测儿童延迟性自我控制行为;(4)在控制了性别、婚姻质量及家庭教养态度后,亲子关系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父亲教养态度与儿童在4~7岁间的问题行为和学校适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54名儿童在4岁和7岁时的问题行为及其父亲的教养态度进行追踪研究,在儿童7岁时,根据教师报告考察其学校适应情况。结果发现:父亲的过分关心能显著预测男孩的外显和内隐问题行为;父亲的拒绝和控制能显著预测儿童在学校中的助人行为;从4岁到7岁.父亲的教养态度既有稳定性,又有一定的变化;父亲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教养态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结构观察中穿插3个助人情境,观察119名7岁儿童(男42,女77)的行为表现,并考察其三种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7岁儿童在三种情境中的助人行为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搬桌子"和"砸脚"情境中男孩的游戏行为显著多于女孩,观望行为显著少于女孩。儿童的行为表现与同性别的家长教养方式关系更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