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有四。之一,据世界观而形成,为世界观与认识,实践过程之间的中介。世界观为主体把握客体提供了总的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这种背景和框架不同导致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此外,世界观也只有内化为主体的思维方式,才能与具体的认识-实践过程发生联系。之二,为认知结构、价值指向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思维形式与思维方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所谓“世界1·2·3”的理论,即把世界划分为物理状态的世界、精神状态的世界和客观知识的世界,这是当代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K.R。Popper)提出的。他在1967年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表的题为《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的演说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这一观点。波普的这一理论提出后,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注意,澳大利亚著名神经生理学家艾克尔斯在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