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张凯莉  张琴  周静  王沛 《心理科学进展》2017,(11):1955-1963
认知者往往依据陌生个体面孔所携带的性别、年龄、种族等多重社会范畴信息对其进行加工,以期快速识别和了解他人。在基于面孔识别的多重社会范畴加工过程中,亚范畴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研究者分别采用"Who Said What"范式、重复启动范式、加纳选择注意范式、鼠标追踪范式等方法,发现亚范畴间的内隐加工具有彼此削弱的特性,外显加工存在交互影响的不对称性和偏差性。动态交互理论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与阐释。今后需更加科学地区分社会范畴加工的各个阶段,凸显内隐和外显加工的区别与联系;同时进一步整合各研究范式,克服方法异质导致的结果偏差甚至矛盾。  相似文献   
2.
王冠  周霈  张凯莉  王沛 《心理学报》2018,50(3):270-282
为了考察知觉负荷理论对于面孔多重社会范畴加工机制解释的可能性, 我们采用两个反应时实验探讨了姓名判断是否会在不同的知觉负荷条件下受到面孔性别与种族信息的影响。实验1通过侧抑制范式考察姓名判断中面孔种族引发的干扰效应是否会受到知觉负荷水平的调节。结果发现, 姓名判断的反应时间会随着负荷水平的提高显著延长, 即面孔种族引发的干扰效应不会随着负荷水平的提高而消失。实验2继续通过侧抑制范式考察了姓名判断中面孔性别引发的干扰效应是否会在不同知觉负荷水平下出现差异。结果发现, 在低负荷水平下, 个体在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长于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 并且被试会倾向于将中性名字的性别判断为与面孔的性别一致。在高负荷水平下, 个体的反应时在一致和不一致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 并且被试对中性名字的性别判断属于随机猜测水平。上述结果表明, 种族加工具有自下而上的强制性加工的特点; 性别加工是受到注意资源调节的自上而下加工,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知觉负荷理论认为,当前任务知觉负荷的高低决定了选择性注意过程中的资源分配状况。面孔加工具有特异性,不论知觉负荷的高低,作为干扰刺激的面孔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工。不过面孔的表情和面孔的注视方向可能会受到知觉负荷的影响。其中,面孔的负性情绪相比正性和中性情绪,较少受知觉负荷的影响;正性和中性情绪相比负性情绪,更易受到知觉负荷的影响。面孔直视的注视方向不需要主观注意,较少受知觉负荷的影响;非直视的注视方向则容易受到知觉负荷的影响。今后可将研究范围拓展到种族、性别、年龄等范畴,探讨不同知觉负荷条件对于这些面孔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选取40名老年人和38名年轻人做被试,以同时携带“年龄-性别”信息、体现着社会多重范畴的面孔作为靶子刺激,探究年龄或性别范畴中某一范畴发生变化时,多重社会范畴的类别化加工特性以及各个子范畴的类别化加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年龄(老年人-青年人)和性别(男性-女性)的认知者在面对社会多重范畴时相应的类别化加工过程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当年龄或者性别中的某个社会范畴发生变化时,另一社会范畴的类别化加工未能达到完全自动化加工水平。具体地,年龄类别化加工的自动化程度高于性别;老年人对于面孔中的社会范畴信息的加工速度慢于年轻人;对老年面孔中的社会范畴信息进行加工需要耗费更多的认知资源;相对于老年女性而言,认知者更加偏好年轻女性的面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