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德国哲学二十年(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纯理论研究倾向1.重视哲学范畴史的研究。范畴史的研究是哲学和哲学史研究深入的重要标志。德国哲学界在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不仅有专门的范畴史研究杂志 ,还出版了多套多卷本的范畴史、概念史和问题史著作 ,如《哲学基本概念手册》(6卷 )、《哲学的历史辞典》(12卷 )  相似文献   
2.
在这三种倾向的进展中 ,二十多年中德国哲学界经历了三次富有意义的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对话与论争。一、哈贝马斯与卢曼 (N.L uhmann)如果说 ,哈贝马斯与伽达默尔围绕“传统”问题展开的争论是 6 0年代德国哲学界的一大事件的话 ,那么 ,70年代哈贝马斯与卢曼的论争则是 2 0多年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情感理论,学界一直关注较少。实际上,它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有许多已逐渐凝结、沉淀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伦理规范和共同具有的性格特征,成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和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对这一理论的若干主要特点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系统指由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于劳动对象而组成的劳动系统。该系统包括三大要素: 第一,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它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这里的人不是指抽象的个别的生物学上的人,而是指劳动者,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类社会,是在特定社会制度下的人类群体。这里的物,指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有规律地变化发展的有机统一的自然整  相似文献   
5.
袁贵仁同志的《论价值真理概念的科学性》一支(载《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从真理论的角度对价值问题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探讨,富有启发。但是细读袁文,却感到文章的两个基本论点都是值得商榷的。一是价值真理概念的客观依据问题,二是真理概念的解说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价值真理概念同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一致性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价值真理”能否作为真理的普遍形式而成为科学的真理概念?下面谈些个人的浅见,向该文的作者和读者请教。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的德国现代哲学中,尼古拉·哈特曼(Nicola Hartmann,1882—1950)是一位尚未被广泛关注但又值得认真重视的哲学家。他所建构的新存在学(neue Ontologie),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特别是近代以康德为代表的主体建构论、使哲学重新回归客观主义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对其新存在学的认识论观点作一简要论述,以具体说明这种重要作用。一哈特曼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他曾师从著名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代表柯亨和那尔托普,而其最初的著述属于传统经典哲学领域,并表现出新康德主义的倾向。1912年开始,哈特曼以认识论为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