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检验中文版职业同一性状态量表在中国青年学生中的信效度,并考察大学生和高中生职业同一性状态分布及差异,通过四轮施测对总计871名大学生样本和760名高中生样本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等值性检验并初步应用。修订后的中文版职业同一性状态量表(C-VISA)包含六个因子,分别为广度探索、深度探索、作出承诺、认同承诺、自我怀疑和职业灵活性,共计26个项目;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总量表和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良好,效标关联效度良好;在大学生和高中生群体中具有跨年龄的等值性,可以区分达成、延缓、探寻性延缓、早闭、扩散和无忧扩散六种职业同一性状态。这表明C-VISA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测量大学生和高中生职业同一性状态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通过三个研究从本土化视角探索人们对体胖者的社会性偏向特征。研究1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获得了被试对体胖者的刻板印象内容;研究2使用情感温度计和AMP范式对体胖者的外显与内隐偏见进行了测量;研究3通过情境测量对比人们在不同生活情境中对体胖者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中国被试对体胖者的刻板印象内容提名以高热情特质为主,刻板印象评价呈现低能力为主的特征;人们对体胖者没有外显偏见,但存在一定内隐偏见;社会生活情境中体胖者可能遭遇歧视,对女性体胖者的歧视程度更高。总体上,人们对体胖者的社会性偏向表现出复合性的本土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宋仕婕  佐斌  温芳芳  谭潇 《心理学报》2020,52(8):993-1003
通过实验研究了群际互动中个体对不同来源身份的消极群体评价的情绪反应及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 并从情绪-行为反应的连续性视角探索群际敏感效应的行为表现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相比内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 外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更能引起消极情绪反应; (2)群体认同对群际敏感效应起调节作用, 高群体认同者对来自外群体消极评价的情绪反应更加负面, 而低群体认同者这种趋势并不明显; (3)高群体认同者在经历外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内群体积极行为, 且消极情绪反应对此起中介作用。研究扩展了群际敏感效应的适用范围, 并为探讨其内部机制和后续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