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对艮卦的解读中,船山着意阐发了侧重功夫论意义的作为君子治心和处事原则的"行止之道",内在地形成了对儒家"知止"思想的全面阐释,其蕴涵包括四个层面:为何止、如何止、止于何处与止何为,分别涉及"止"的原因、方式、目标与效果。泛言之,"素位"、"尽性"与"治心"是其具体方式,"即行而止"与"止其所"是其行为原则,"成物我"、"厚终始"是其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2.
船山数论孔子筮得贲之惧,从其卦象、卦辞、卦德的分析中阐述了文饰之别,提出了"及情者文,不及情者饰"和"礼者文也,政者饰也"的思想,据此对老子"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论说做出了有力而激烈的批评,对圣人用贲之道和治世之则做出了正面阐释,其义有二:一是要根据天文和人文来化成天下,二是要用"文"的方式来处理人情物事,二者交相互动,对指导生活与治理社会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2011年12月8-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海口市委、海口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  相似文献   
4.
在<周易外传>困卦中,船山全面阐述了自己对德福关系的看法,不仅为人的行为取向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而且解释了这种方向的本体论根据.其中对德福来源、性质与差异的探讨是全面而有体系的,最能体现儒家精神.船山首先提出"德福皆为命"的核心命题,进而阐述了"德可充,福不可充"的因为并提出了"以德致福"的思想,以期重新论证并弘扬儒家以德为本的精神理念.本文的逻辑进路也因此得以建立:先分析"命"之基本内涵而后引申出"命"之结构、分化过程和差异性三个分论题,以此为基础形成对德福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