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周兢 《心理科学》2006,29(6):1370-1375
研究着重探讨汉语儿童从前语言到语言交往阶段语用交流行为发展,通过质和量两种方式搜集14-32月儿童与母亲互动交往语料,采用汉化的CHILDES模式转录并用CLAN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岁前汉语儿童语用交流行为清晰度的快速增长,语用交往行为类型的明显扩展和语用交流行为核心类型的运作倾向,是该阶段具有标志性的语用发展阶段特征。研究同时发现汉语儿童语用交流行为与母亲的语用交流行为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儿童早期的文字意识是儿童阅读能力发展最重要的两个预测变量之一,在幼儿时期表现为对文字的关注。研究以121名4-6岁幼儿为被试,采用TobiiT60眼动仪记录幼儿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对文字注视的眼动。结果发现:1.幼儿在自主阅读情境下仍然首先关注图画、在阅读过程中主要关注图画,自主阅读情境中幼儿对文字的注视时间比例和注视次数比例远高于亲子阅读情境中的比例。2.年龄和文字面积是幼儿图画书自主阅读中文字注视的核心影响因素,幼儿对文字的注视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文字面积通过年龄对幼儿的文字注视起作用。3.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经历了从图画到文字的发展过程,学前末期,幼儿逐渐成为一个初步的文字阅读者。  相似文献   
3.
文字突显程度对学前儿童图画书阅读中文字注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7名4-6岁儿童独立阅读不同文字突显程度图画书时的文字注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文字突显程度并未改变儿童“从图画到文字”的阅读过程,也未能吸引儿童在阅读中更早地注视文字,但有助于儿童在阅读中更多、更久地关注文字;与儿童年龄在儿童图画书阅读中的作用相比,文字突显程度的作用仍然非常有限;可能存在着有更强预测作用的因素影响儿童图画书阅读过程中的文字注视。思维泡泡这种文字突显类型对儿童文字注视的影响,需要与所在阅读页的其他图画内容在突显程度上进行竞争。  相似文献   
4.
刘宝根  周兢  李菲菲 《心理科学》2011,34(4):943-949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利用血液的主要成分对600-900nm近红外光良好的散射性,从而获得大脑活动时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目前该技术开始运用于自然情境下的高级认知、发展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该技术具有造价较低、便携性好,无噪音、无创性和对实验过程中被试动作不会过份敏感等优点,但也存在空间分辨率不高和校正算法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的不足。未来fNIRS的研究可以与fMRI等其他成像技术进行结合,开展婴幼儿和特殊人群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以及自然情境下大脑认知的神经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