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年来,冲动性引发的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了冲动性定义和测量方法,例举了常用的11个量表和5种行为测量任务,讨论和总结了其关系。总体说来,量表之间相关较高,行为测量任务之间、量表和行为测量任务之间的相关较低。当前冲动性研究领域理论框架和定义凌乱,缺乏一致认可的测量方法。我们认为,整合已有定义和测量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等新技术方法建模,对深入理解“冲动性”、发现更好的冲动性测量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颜色范畴知觉究竟是语言的还是知觉的, 或两者交互引起的认知冲突所致仍在探究与争议之中。本研究采用色觉疲劳和语义饱和操作分别独立地改变知觉或语义加工, 观察二者对颜色范畴知觉效应的即时影响, 以期探究语言和知觉对颜色范畴的作用。结果显示, 色觉疲劳操作导致范畴间颜色辨别反应时减少, 颜色范畴效应增强。语义饱和操作导致被饱和颜色词所属的范畴内颜色辨别反应时增加, 颜色范畴效应增强。说明单独改变知觉或语义加工能力均能影响CCP效应, 支持了语言标签对比模型, 即语言与知觉的交互作用引起颜色范畴知觉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李杰  何虎  吴柏周  侯友  曹亢  阿如罕 《心理学报》2018,50(11):1259-1268
为研究语言对知觉的影响作用, 行为实验采用视觉搜索范式研究蒙汉双语者的颜色范畴知觉效应; 为进一步考察语言影响知觉的脑机制, 脑电实验采用Oddball范式研究蒙汉双语者的颜色范畴知觉效应。行为实验和脑电研究结果都发现, 在区分蒙古语中qinkerhuhe色时, 低汉语水平的蒙汉双语者比高汉语水平者产生更强的颜色范畴效应, 蒙汉双语者的汉语水平影响颜色范畴知觉, 双语者所习得的第二语言范畴可以改变双语者母语的范畴, 语言能影响知觉的前注意阶段, 本研究支持了Spair-Whorf假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