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绝句一首     
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田气养身。有人学得这般术,便是长生不死人。 引自《吕祖志》绝句一首@吕嵒~~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自我价值?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的自我价值是与其社会价值不同的另一种价值,“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而“自我价值” 则是个人对“自我需要的满足”.我把这种观点简称为“自我满足论”,这种观点是不仅在理论上难以成立,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首先,它错误地脱离开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来考察人的自我价值.价值关系只能存在于价值主客体的关系之中.在一般价值关系中,人是价值主体,而外界物则是价值客体.外界物只有对人而言,才有所谓价值.而当我们考察人自身的价值时,人便由价值主体转化为价值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能力的核心部分,很多有经验的数学教师都在探索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探索性、凝聚性、广阔性、最佳性、整体性等品质。本文想结合数学教学的实例,怎样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上述品质,谈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印度的因明大成于法称(約620—680)。他所著的七部因明論书是在西藏佛教后傳的初期(第十一世紀末)經俄譯师(Rnog Blo-ldanses rab, 1059—1109)的努力才翻譯完全,而西藏人自己的因明著作也是由俄譯师的三傅弟子法师子(Cha-pa Chos-kyi-sen-ge, 1109—69)开始。法师子住持桑朴寺十八年,作了法称因明論中要籍《量决擇論》的注解,又著有通論性质的《量論略义去蔽論》(这一“去蔽”yid-kyi mnn sel)的題目,后来即为一般启蒙著作所沿用)。其弟子精进师子(Brtsun-hgrus-sen-ge)更恢宏其說,于是桑朴寺成为西藏研习因明的中樞,而一般因明理論也以法师子师弟之說为准則。但是,实际奠定西藏因明学說的基础的乃是薩迦派第四代祖师薩班庆喜幢(Sa-skya Pandira Kun-dgah-rgyal-mothan, 1182—1251)。他从釋迦室利(Sokyasi-bhadra,1204年入藏)受  相似文献   
5.
大凡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其鲜明的特点是使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即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动地位,成为有思想的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从而有效地培养其独立获取知识和独立应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地认识教学中学生“参与心理”和有的放矢地采取积极的教学方法及措施,引导和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重复是俄汉语言中十分常见的修辞格,可以抒发强烈感情,增强语言节奏感,表达深刻思想。俄汉语的重复形式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点。本文对比俄汉语中的重复修辞格,对该修辞格进行界定和分类,并举例说明其不同形式,旨在提高俄汉文学鉴赏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父母自尊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本研究采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亲子信任关系量表,针对233对高中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父母自尊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2)亲子信任在父母自尊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3)青少年自尊在父母自尊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4)亲子信任和青少年自尊在父母自尊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该结果对于揭示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寻找到提升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飞蛾与火鸟     
停电的夜晚,我点燃一只蜡烛,烛光在黑暗的夜色中跳动,仿佛一个弱小的生命在临死前的挣扎——无力、却永不停息!  相似文献   
9.
    
  相似文献   
10.
小品二则     
正鹰与兔只在云端盘旋的苍鹰,突然发现一只硕大的白兔,它收敛翅膀,直接从云端俯冲下来。可是,大白兔不慌不忙地钻进洞窟。苍鹰只好又返回云端。还没等苍鹰飞出多远,大白兔就爬出洞外,朝着苍鹰挑逗。苍鹰又是俯冲、兔子又是钻洞,如此反复了几个时辰。苍鹰越是抓不住兔子,越是觉得兔子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