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科学技术之“双刃剑”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说法已有时日。本文试图澄清一个争议:科学技术之双刃剑是因其自身之故,还是因使用者之故;提出一个观点:所谓双刃剑指向人的三大关系,并具有不对称性;指出一个趋势: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映射了人自己的身影,因而必将伴随人类到永远。  相似文献   
2.
试论“与国际接轨”和“坚持中国特色”的含义及其关系——科学技术的视角吕乃基(东南大学15系210096)“与国际接轨”和“坚持中国特色”二者的关系,是当前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实质上是已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之争在...  相似文献   
3.
论意会知识、编码知识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码知识是关于事实和原理的知识, 可以通过逻辑工具表达,可以交流、共享。意会知识可以区分为主观与客观部分,不能通过逻辑工具交流与共享。编码知识与意会知识都具有层次并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在历史上先有意会知识,然后在继续创造意会知识的同时将意会知识逐步转化为编码知识,并不断提高后者的普遍化程度。在这一过程中,主观的意会知识渐次生成,并在编码知识高度共享之时起到主导的作用。一方面客观意会知识是编码知识的源泉,另一方面编码知识又成为主观意会知识的原料,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意会知识,形成某种循环。在意会知识与编码知识之间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线。认识意会知识、编码知识及二者的关系不仅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当代中国的东西部处于知识发展的不同阶段,东部地区应重于创造特别是发展主现意会知识,中西部地区应重于推广、应用编码知识。要看到编码知识的层次,各地区在普遍的编码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有自己特色的编码知识。在社会转型之时,要看到编码知识处于变化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4.
文化对技术的选择作用吕乃基笔者于另文中讨论了技术对文化的影响①。应该指出,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且对技术进行选择。文化通过对技术的各个侧面——器物、组织,以及由研制、投产到商品化的过程——的影响和选择,引导技术朝着有利于自身稳定与发展的方向前进。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