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理想是青年人共有的心理特征。任何时代的青年人都富有理想,但是理想也有明显的个性。每个人的理想不仅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而且还受具体社会环境的制约,因此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的青年、理想也各有不同。下面请听大学生谈理想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明确树立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理想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现实,坚定信念。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去辨别各种错误的人生观,并彻底清除其影响,逐步树立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城市和乡村基督教徒关于死亡和濒死态度的比较研究,探索城市和乡村基督教信徒对死亡和濒死态度的差异性及形成原因,为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服务的开展进行理论探索。本文认为城市教徒在对死亡和濒死的理解和态度方面比张庄地区教徒更现实、更世俗化,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发生一定程度的异化。而乡村教徒对于基督教教义中关于死亡和濒死的论述认可程度较高,在思想和行为上更接近于基督教关于死亡和濒死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份《社会心理科学》编辑部在郑州召开了三届编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会上经过充分的研讨,全体编委都认同《社会心理科学》应该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导,坚持双百方针,坚持理论为实践服务的思想。在办刊思路和办刊形式上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进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对繁荣社会心理科学做出了贡献,它完全符合24年前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成立时的主导思想,这是全体编委最值得欣慰的事情。正因为在这个思想指导下,《社会心理科学》编辑部经过了20余年的风风雨雨,终于换来了郑州会议的召开。会议自始至终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进行。编辑部利用了多年经费的积累,为会议的召开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态度。人生观所回答的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怎样生活才有意义以及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等根本问题。任何正常的成年人都具有一定的人生观。曹操曾感慨吟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李白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康有为说:“人生是个大苦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