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卫欣 《美与时代》2006,(3):45-46
折枝花是以审美和装饰为内在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没有明显的"教化"功能与"悟道"作用,强调形式感,追求艳丽.在中国画的各种题材中,折枝花的审美追求似乎是最单纯的、最直接的,中国人几千年的审美积淀,最终以折枝花的兴起成为其从自发到自觉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高克恭与赵孟(頫)在元初画坛上具有比肩的地位,他们政治上、艺术上的惺惺相惜,不仅促进了二人的交往,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为文人画在理论上、实践上的成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折枝花是以审美和装饰为内在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没有明显的“教化”功能与“悟道”作用,强调形式感,追求艳丽。在中国画的各种题材中,折枝花的审美追求似乎是最单纯的、最直接的,中国人几千年的审美积淀,最终以折枝花的兴起成为其从自发到自觉的标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