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学监控与学习监控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的是关于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与学生的学习监控能力的培养研究,在为期三年的研究中发现:通过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和教学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可明显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水平,进而可促进小学生思维品质与学习方法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监控能力的发展,同时在教学监控与学习监控的培养研究中,探索出一套与学习监控培养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策略和课堂教学模式,表明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与学生的学习监控能力是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2.
清末关中今文经学家刘古愚刘宝才兴起于西汉的儒家今文经者,早在东汉时就与古文经学混合,魏晋以下无所发展,成为绝学近两千年。至清代,始有庄存与开创的常州学派,着力阐发《春秋公羊传》之微言大义,促成今文经学复兴。清末维新变法运动领袖康有为,则是清代今文经学...  相似文献   
3.
人性问题在战国时代提出并得到重视,是和当时社会变革出现的三股潮流相联系的,即氏族贵族统治的彻底瓦解、中华民族大融合和奴隶的解放。孟荀人性论的功绩之一是探讨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强调道德观念的重要,重视教育和学习。荀子“人能群”的命题,接触到人的社会性,是先秦人性学说中的最高成就。孟荀人性论包含人性平等思想的萌芽和对物质生活条件的重视。孟荀人性论对后伐有着双重的影响。孟荀人性论中的人本主义精神,高扬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人作为政治的中心,对后世起着积极的影响。孟荀把人与动物的区别集中在道德观念上,使人性的讨论长期株守善恶的狭小范围内,妨碍着人们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以水喻人”的学说及其思维方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以水论道以水作为譬喻阐发哲学范畴道的含义始于老子。他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老子·八章》)又说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老子·七十八章》)老子以为水最接近道 ,与道最为相似 ,主要取其两个特征 ,一是处下 (“处众人之所恶”) ,一是柔弱。从老子起 ,以水论道成为道家传统 ,庄子和稷下道家都赋予水哲学意味。而《淮南子·原道训》有一段水的赞歌 ,充分发挥了老子以水论道的思想 ,引录如下 :天下之物 ,莫柔弱于水 ,然而大不可极 ,深不可测 ,修极于无穷 …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代思想文化具有从天命神学向诸子学说过渡的性质,老子学说和孔子学说的诞生是过渡完成的标志。老子和孔子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基本相同,但两人的致思方向不同,创立了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成为两位各有不同贡献的思想巨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