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生命哲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儒家生命哲学具有三大本质特征——"创生""多元"和"审美"。美丽中国的理论和实践在审美情怀、多元共生、创新发展等方面,与儒家生命哲学深为契合。从儒家生命哲学视野来观照美丽中国建设,可以解读为四个维度:时间维度上的永续发展和美丽情怀,空间维度上的五位一体和天下视野,思想维度上的敬畏审慎和生命关切,实践维度上的民为邦本和生化日新。  相似文献   
2.
易学与术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学与术数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二者有基本的区别。从历史上看,易学与术数皆源于巫觋之术,而算命术则是术数中的一大门类。自学理上看,易学乃是揭示形而上之道的学问,术数是进行形而下应用操作的规则。但是术数中也蕴涵形上哲理,而且《周易》本为卜筮之书,要研究易学,难以绕开对术数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4.
先秦本体论哲学原本是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合一的,也是有无混一、体用不二的。但是秦汉以降,中国的本体论哲学有两个思维发展的歧出,一是"元气论"的宇宙生成论;二是玄学"本体论"。这两个思维发展的歧出分别延续了最高本体双重规定的"器"的层面和"道"的层面,"有"的层面和"无"的层面,"用"的层面和"体"的层面。发展到宋代的理学,这两个歧出终于都得到修正,呈现出向先秦本体论哲学圆融特质的回归。在这一逻辑进程中,郑玄对《易纬》"太易"范畴的解读在很多方面都是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