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普罗提诺作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后继者,同时也继承了他们的问题:如何在本质与现象、可见与不可见的宇宙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不解决这一问题,普罗提诺的“太一”就只能是逻辑上的死结。鉴此,“宇宙”的观念变得至关重要。另外,尽管他追随柏拉图,但并不捍卫极端的二元倾向;同时,他的论证也不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始于具体存在或“第一实体”。这些情况使他的宇宙观念显得很复杂。具体而言,它至少有三层含义:实在的宇宙,普罗提诺构想的宇宙,以及自我解构中的宇宙。这三种“宇宙”判然有别又紧密相连,后者将改变前两者的形态与意义。伴随着“流…  相似文献   
2.
克尔恺郭尔意味着一系列难题。克尔恺郭尔是谁?一连串的匿名,或者自称克尔恺郭尔的那个个人?两者都是,抑或两者都不是?如果接受克尔恺郭尔的建议,那意味着我们将持续地拥有不同的作者,通过他们我们被诱惑,被“培育(Upbuilding)”,倾听分析或介入论证,尽管是“非科学的”论证。如果所有的作者无非克尔恺郭尔变幻的形象,那意味着我们将面对难以调和的冲突。依据克尔恺郭尔,信仰没有让人失去有限,而是让人整体地获致有限。这同样规定了测度信仰的意义:整体把握的必要性及其命定的失败。克尔恺郭尔说,我是一位“作者”;他同时又说,作者不是人。那么,克尔恺郭尔到底是谁?  相似文献   
3.
哲学尽管一再被宣称死亡,但它从未真正死去,而是不断地再生,戴着变幻的面具。问题于是随之而来:那些变幻的哲学还是哲学吗?关于什么是哲学,从柏拉图到德勒兹,众说纷纭。而在哲学史家皮埃尔.阿道(Pierre Hadot)看来,哲学乃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哲学史、尤其古代哲学  相似文献   
4.
维特根斯坦非凡的思想 ,连同实现这种思想的同样非凡的方式 ,都会使人想起苏格拉底。他们有着惊人的相似 ,诸如对写作的疑虑 ,无所不在的戏谑 ,以及对伦理的注重。即便如此 ,相对于他们的相似 ,他们的差异也许更为深刻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哲学家 ,而维特根斯坦则是试图摧毁西方哲学的人 ,是一个来自“内部”的“侵入者”,并且 ,其指向也与苏格拉底正相反对 :不是绝对知识 ,而是其反面 ,是对信仰的绝对启示 ,或将其遮蔽。这一点注定了维特根斯坦奇特而困难的位置。一在没有神的时代做一个渎神者 ,也许比在沙漠中呼喊更其困…  相似文献   
5.
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联合发起和举办的全国西方知识论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1月1~4日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1.关于知识论的基本问题 王树人从发问的角度提出了知识论研究中的几个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