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与《易学启蒙》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的易学体系在于熔象数义理于一炉,而重点则是通过象数的研究以补<程传>之不足.<本义>卷首九图与<启蒙>四篇是朱熹所编出的象数大略,构成他的易学体系的主干.朱熹认为,河图洛书是天地自然之易的象数,伏羲八卦是先天之学的象数,文王八卦是后天之学的象数,卦变图是孔子之易的象数.这四种象数虽然层次历然,不可混淆,其实皆不外乎阴阳奇偶之动静循环,至于其动其静,则必有所以动静之理,这就是所谓太极.因而太极阴阳之妙就成为这四种不同象数的共同的本质.太极是理,阴阳是气,所谓太极阴阳之妙,实质上就是一个理与气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朱熹理学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3.
自从开放改革以来,学术界拨乱反正,排除了极左思潮的干扰,儒学研究也相应地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虽然没有出现如同三四十年代的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那样的大师级的人物,但是研究的领域扩大了,探索的问题深入了,并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总体上看,是大大超过了前人。我在这二十年中跟随着时代的浪潮蹒跚地前进,曾经断断续续写了一些文章,提出了一些看法,在内心深处却始终存在着一个极大的困惑,无法把我的一些零零碎碎的看法形成一个稍能自圆其说的系统。我所感到的困惑,简单说来,就是既不能明儒学之体,也不能达儒学之用。所谓“明体”,是就…  相似文献   
4.
《宋元学案》将李靓列于《高平学案》,王祥材案语云:“安定(胡瑗)、泰山(孙复)、祖徐(石介)、肝江(李靓)皆客文正(范仲淹)门。先生与祖徐辈行较后,以为文正门人可也。”范仲淹不仅是宏仁宗时期推行庆历新政的领袖人物,也是宋初儒学复兴运动的积极的倡导者,其为学“泛通《六经》,尤长于《易》”。此四人游于范仲淹门下,都把弘扬易学看作是配合新政、复兴儒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胡援著有《周易口义》十二卷,孙复作《易说》六十四篇,石介作《祖徐易解》五卷,李靓作《易论》十三篇及《删定易图序论》六篇。由于他们的这种…  相似文献   
5.
玄学的学风     
魏普时期的政治环境是十分严酷的,所谓“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但是玄学家们却创造了一种自由开放、会通融合的良好学风,既不同于两汉,也不同于宋明,至今仍然令人钦慕不已。两汉时期,经学家们为了争立官学博士,围绕着功名利禄彼此攻评,加上严守师法家法,学风拘谨保守。宋明理学由于形成了壁垒分明的学派,门户之见颇深,入主出奴,似乎缺少一点雍容大度,而表现了一种偏狭的心态。玄学不是官学,也无意干建立学派,因而与功名利禄毫不相干,摆脱了政治的扭曲,也用不着为了维护意识形态的纯洁,去争个你短我长。也许正是由于这…  相似文献   
6.
由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出版),收录了海内外30多位学者精心撰写的专题论文,论述的范围涉及包括儒、释、道在内的各家各派;时间跨度从中国文明的起源一直到对未来21世纪的展望,既有宏观的探索,又有微观的剖析,是目前方兴未艾的“文化热”中出现的一部较高水平的大型论文集。展读这部论文集,兴味盎然,引  相似文献   
7.
1994年第6期《哲学研究》发表了一篇题为《国粹·复古·文化》的文章,作者署名"罗卜"。胡绳同志在《历史研究》创刊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特意向到会的学者介绍这篇文章,《燎望)}1994年第49期以《介绍一篇文章》为题加以发表。通过胡绳同志的介绍,我把罗卜的文章找来读了一遍。与此同时,我也读了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根据他在去年全国政协会上的书面发言扩充而成的题为《人文化思的盛世危言》的一篇文章(发表于《东方})rt月刊1994年第6期)。这两篇文章围绕着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心态之差异,观…  相似文献   
8.
<正> 王弼的玄学思想所依据的经典与何晏一样,主要是《周易》和《老子》,何晏作了《论语集解》、王弼也作了《论语释疑》。但是何晏只是提出了某些重要的玄学论点,而王弼则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究其原因,是由于何晏在解释经典的方法上存在着缺陷,而王弼在《周易略例》和《老子指略》中则对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突破汉人藩篱,找到了一个按照新的时代需要全面地解释这几部经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弼的贵无论玄学主要是一种政治哲学,蕴含着丰富的谋略思想。王弼认为,曹魏名法之治的积弊和决策思想的失误在于“舍本而攻末”,为了拨乱反正,实现大治,应该“举本统末”。所谓本就是无为,但是王弼并没有把无为与有为对立起来,而是力图把二者辩证地结合在一起。王弼主张,当正常的封建秩序尚未建立时,应该积极有为,当这种秩序业已建立之后,则要复归于无为。因为整个社会政治系统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和谐,只要把尊卑贵贱的名分确定,关系理顺,处于不同等级的人们都会自满自足,各得其所,共同创造出一种均衡状态,用不着从外部来强加行政干预。为了充分论证这种谋略思想的合理性,王弼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构筑了一个完整的贵无论玄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
张载的学术思想经历了几次大的转折,而最后归宗于《周易》,正是由于通过对《周易》的潜心研究,创建了一个完整的易学体系,所以才奠定了他在理学中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宋史·道学传》记载: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