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信息加工视角探究个体对医疗信息的风险感知过程, 通过医疗信息来源、医疗信息内容与呈现形式和信息加工主体三个方面归纳其影响因素, 并基于经验-分析式加工理论和字面-要义加工理论探讨医疗信息风险感知的认知机制。今后研究可更注重医疗信息风险感知的通用研究与特殊主题研究的平衡、风险感知测量工具的规范性与特异性的结合, 并立足于中国医疗体系建立具有循证依据的预防措施和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2.
采用反驳文本范式对患方进行知识修正,提升患方对医方的信任和道德判断。预实验编制反驳文本并验证其有效性,实验1验证反驳文本可以显著提高患方的对医信任和道德判断,并发现医疗结果是影响患方信任和对医道德判断的重要因素。实验2和实验3探究了反驳文本有效性的作用机制及适用普遍性,发现不确定性容忍度和宽容度在反驳文本和患方信任及道德判断之间呈链式中介作用,且反驳文本可脱离医学情境提升普遍患方信任。  相似文献   
3.
付春野  吕勇 《心理科学》2022,45(3):553-560
采用一种新的多目标觉知范式检验视觉意识容量。实验中首先迅速呈现包含8个刺激的圆形阵列(刺激位置随机分布), 然后所有刺激被灰色的圆覆盖, 并随机选取阵列中的一个刺激作为目标, 要求被试用尽可能少的点击次数找到目标。结果发现, 即使被试不能一次击中目标, 其也可能拥有对目标不精确的视觉信息。这些不精确的视觉信息能够帮助被试用更少的点击次数和更短的点击距离找到目标, 且被试对这些不精确的视觉信息是有意识的。研究结果表明视觉意识能够以概率性的表征存在, 并支持视觉整体统计假说, 也能够进一步解释视觉意识容量的主观测量和客观测量之间存在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以对医生群体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调查为素材编制视觉叙事材料,探究视觉叙事对患方态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检验视觉叙事与传输策略的协同作用。结果发现:相比于只呈现言语文本,视觉叙事提高了被试对医生群体的积极态度,且情感激发和角色认同发挥了链式中介作用;在有视觉叙事的条件下,叙事策略下的传输效果显著高于分析策略。这些结果丰富了医方形象的建构策略,对建设良性医患关系具有启示作用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疫苗安全恐慌是由负面报道或阴谋论引发的公众对接种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怀疑,其后果是导致大面积的接种率或接种意愿短期骤降,它可从信息内容、个体层面的风险感知和群体层面的风险氛围三方面进行解释。公共卫生工作者可通过重建公众对疫苗可预防性疾病的风险感知等策略来预防和应对疫苗安全恐慌,网络平台也可通过信息治理以遏制错误信息的流行,但仍需发展系统的理论以理解疫苗安全恐慌的形成机制并促进公众对正面疫苗信息的积极分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