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印度的因明大成于法称(約620—680)。他所著的七部因明論书是在西藏佛教后傳的初期(第十一世紀末)經俄譯师(Rnog Blo-ldanses rab, 1059—1109)的努力才翻譯完全,而西藏人自己的因明著作也是由俄譯师的三傅弟子法师子(Cha-pa Chos-kyi-sen-ge, 1109—69)开始。法师子住持桑朴寺十八年,作了法称因明論中要籍《量决擇論》的注解,又著有通論性质的《量論略义去蔽論》(这一“去蔽”yid-kyi mnn sel)的題目,后来即为一般启蒙著作所沿用)。其弟子精进师子(Brtsun-hgrus-sen-ge)更恢宏其說,于是桑朴寺成为西藏研习因明的中樞,而一般因明理論也以法师子师弟之說为准則。但是,实际奠定西藏因明学說的基础的乃是薩迦派第四代祖师薩班庆喜幢(Sa-skya Pandira Kun-dgah-rgyal-mothan, 1182—1251)。他从釋迦室利(Sokyasi-bhadra,1204年入藏)受  相似文献   
2.
吕澂 《世界哲学》2007,(3):77-79,86
佛学家吕澂先生在1959年秋写过一份材料,其中谈到自己的经历,如何投身于佛学研究和涉足美学研究以及所参与的内学院发展历程中的主要事件和过程,叙述详细平实,史料价值较高。由于有关吕澂先生生平的详细资料已发表的较少,尤其是他自己写的材料,相信此篇材料会对研究近代佛学发展问题和吕澂著作的学人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据当代著名佛学家吕徵大师的嫡传弟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春波先生说:“吕师未发表的著述还很多,至少有四、五十万字,但都是未经大师审定的学员听课笔记。大师生前不同意发表这些文稿,而经他审定的学员听课笔记绝大部分都已陆续发表了,这次发表的这篇文稿恐怕就是最后一篇了。《华严教义章》是华严三祖法藏的名著,原是吕师教学计划中的必讲之书,本应该详细讲解,但此时的学员已基本上可以自读了,所以,吕师就没有逐字逐句地讲,只是把书中重要的,即具有通论性质的部分做了深刻的讲解。此文就是经过吕师亲自审定的听课笔记。”吕徵先生不仅是当代杰出的佛学大师,而且也是我刊的特聘顾问,生前非常关心我部的办刊工作,并对逐步引深五台山佛教的研究工作作过多方面的指导。所以,我刊曾在八九年1、2、3期发表过三篇有关吕师的文章。本期发表的这篇文章就是经过吕师审定、张先生又加工整理的文稿。在本文中,吕师抓住佛学的根本问题,从判教、心性、修为三个方面对原著作了精辟透彻的分析讲解,阐明了法藏华严思想的特色,划分了华严思想与其他宗派思想的区别。特别是还指出了五台山大华严寺高僧澄观国师对法藏华严思想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因此说,本文是研究中国佛学和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杜甫的佛教信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佛教有了一种新的发展,这就是禅宗的兴起。此宗在山林聚徒有时数以千计,引起了统治阶级的注意,因之它很快就受到控制和利用。先是武则天迎请北宗禅师神秀,尊为帝师;接着,中、睿二宗又崇拜神秀的门徒普寂、义福;其后上行下效,地主官僚、文人学士问信禅成风。开元中,汲汲于功名的布衣杜甫随逐潮流也就成了禅宗信徒。这在他晚年所作的《秋日夔府咏怀》长律里,有很明白的追述。他说:  相似文献   
5.
吕澂  肖永明 《世界哲学》2009,(6):146-154
印度乃一语文极端复杂之国家,佛于彼土行化,信众日增,地域渐广,因语文之复杂,则传习理解,难期一致。故后来分部之众,与语文繁杂,应相关联。小乘分部原因,现存异说甚多。佛灭后大事,无过于结集,百余年之大事,则第二次结集也。第一结集,意在经纬佛教,令法久住。二次则因争论后集会,故分裂事必出于二次结集,南传固有明文,北传亦谓因争五事而集。南北说似相去甚远,实皆说佛灭后第二结集,僧众因争律而分裂也。再析其异,二次结集,南传设十非法,北传议五事,此不同者一。南传云会众七百,主其事者东西两方八上座,北传云三比丘、四众,此不同者二。于此异点,能得其解,部裂之真,即可灼见。今试由语文求其说,则知南北所传,实指一事,皆由对律解释不同而启分裂之端也。  相似文献   
6.
中观心论·入决择瑜伽师真实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清辩所造《中观心论》(含颂文和注释),其中第五品《入决择瑜伽师真实品》专门驳破唯识的主张,大乘佛教因此遂裂为中观和瑜伽行(唯识)二派,史称“空有之诤”。这一品曾由佛学家吕敬在20世纪50年代依藏文译本翻出,但一直没有正式出版。今整理者据金陵刻经处所藏稿本刊出,供印度哲学史、佛学和梵藏文佛典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近代最渊博的学者之一沈曾植说:“儒门澹薄,容不得豪杰。此宋时某师之言也,今日儒门一味刻急,吾恐天下豪杰,将有望望然去之之患也。”(《海日楼札丛》卷四)所谓儒门劾急,当是指宋明以后理学末流责人过苛,少宽宏之量。孔子却不如此。宽容正是他学说的一个重要方面。王船山说:“敬’以严乎己也,‘宽’以恕乎物也。严乎己以立法,恕乎物以达情。《春秋》立法谨严而宅心忠恕,‘敬敷五教在宽’之见诸行事者也。”(《尚书引义》卷一)可谓道出孔门立教真谛。这正是本文所要证明的。  相似文献   
8.
吕澂  肖永明 《世界哲学》2009,(1):120-133
《二十唯识白话译本》,是现代中国佛学大家吕澂先生对《唯识二十论》的白话翻译本。《唯识二十论》为印度佛学瑜伽行派一系重要论师世亲所撰,主要从设难辩驳的角度建立唯识学的思想基础。此论玄奘法师译本文义深邃,索解困难,吕澂先生对其进行逐句白话译述,以便于学人读解。吕先生译述的抄录本,上面有吕先生的亲自校改,只是先生生前并未予以公开发表。这次加以整理,借《世界哲学》篇幅发表,以供同好。《译本》底稿内容只有白话译文,没有配以《唯识二十论》原文,而且白话译文也只有“点顿”式断句。这次整理,依据吕激先生主持编校的《藏要》所收《唯识二十论》,将原文分段列入白话译本中,分别以【原文】及【语译】标出,并将原文、白话译文一并标以相应的新式标点,以利读者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9.
王森先生 ,1912年出生于河北省安新县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曾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及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任教、任职或兼职。1991年2月1日去世。去世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少数民族历史研究室主任 ,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王森先生是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和…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