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克思著作中意识形态的三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8年,当马克思重新着手研究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时,这个新词的使用还是很新鲜的,但已显示出这个词注定要被废弃。特斯杜·德·特拉希在1796年创造出意识形态这个词是为了确指一种对观念的研究,而对观念的研究,是根据孔狄亚克异常广泛的继承者的经验主义的方法来进行的。这个词,作为特斯杜的一部具有宣言意义的著作的书名被使用,很快就成为一种思潮的名称,而这个词很可能不再流传于世了:这个词作为对夏托布里昂和拿破仑各种尖酸刻薄的批判的目标,变成了贬义词,而且似乎最终必定作为辱骂的词。因此,马  相似文献   
2.
混沌哲学     
混沌学(la theorie du chaos),是美国数学家J.约克(Yorke)给“不稳定的”动力学系统的研究恰如其分的命名。以后,便于60年代末在美国和欧洲问世并获得发展。建立在表现不同指数轨迹的动力学系统的数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混沌学,最初受到国际科学团体有保留的或者说不无怀疑的欢迎。因此,在数学家S.斯梅尔于1961年提出说明轨迹指数差异的动力学系统的例子之后,“某些人急忙断言(阿诺德报道),(斯梅尔的)结论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因为  相似文献   
3.
Ⅱ混沌学认识论的和哲学的意义混沌学首先迫使我们对人们所说的简单与复杂的辩证法进行重新思考。从传统上说,某一复杂的行为只能是复杂原因造成的,或更确切地说,是原因的复杂性造成的;反之,某一简单的系统只能具有简单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经典科学的依据就是这种双重公理。属于经典物理学的朗道的紊流学说,就是对这种双重公理的绝好说明。稳定的流动变成  相似文献   
4.
1922年M.亨利生于越南海防市。他是在巴黎完成其学业的,现在是法国蒙彼利埃保罗-瓦雷利大学的哲学教授。以论述《表现的本质》为其主要论点的哲学著作,除了他关于人体的著述外,还包括对马克思的重要研究。亨利还是一位小说家,至今已发表了三部小说:《青年军官》(1954年),这部小说以诗歌的语言叙述了对邪恶的无休止的战斗;《紧闭双眼的爱情》(1976年获勒诺多奖金)这部小说对生命的自我摧毁的过程进行了令人瞩目的分析,对文明的命运及艺术作品的性质进行沉思;《国王的儿子》(1981年),该小说通过虚构的疯狂,对一种神秘的经验作了描述,作者并从这部小说中提炼出一出戏剧:《真理是一声呐喊》。 M.亨利的哲学属于生命哲学。这一哲学深受  相似文献   
5.
本体论,存在科学和存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想》杂志第270-271期刊载了L.塞夫的文章《思维与变化》以后,我们先后收到了Y.基纽和G.加斯托的来信。塞夫想阐明他的观点同近期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的观点之间的差异,这使我们有幸想起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概念。这里指的是R.莫塞克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标志着柏格森哲学特点的时间与绵延观念,自其第一次被柏格森表述后,就始终未离开过这一哲学,这个观念的主要宗旨,就在于同生命(就生命是由创造性和自由所表现出来的这一最深刻的意义而言)重新结合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柏格森的《论意识的直接论据》,首先是一部致力于研究生命与自由之真正运动的著作。对于生命与自由的这种联系,他首先在有关意识诸状态的分析中去寻求,在他看来,这一分析暴露出这样的错误,即以联想的方式去研究由这一分析造成的这些支离破碎的,不同的意识状态,因而导致心理上的决定论。在柏格森看来,联想主义是作为自我或意识的还原论而出现的,即它把意识归结为一种没有真正内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