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18 8 3年Ahlfeld首次报道一种发生于妊娠晚期而在以后妊娠中有复发倾向的一种黄疸疾病 ,从此拉开了人类认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 ,ICP)的帷幕。至 195 4~195 5年 ,Svanborg与Thorling在斯堪的那维亚报道较多病例 ,并对本病的临床、生化、组织学改变进行了研究 ,才明确提出是独立新的疾病[1,2 ] 。 10 0多年来 ,ICP的研究 ,从Ahlfeld首次捕捉ICP琐碎现象 ,到 2 1世纪无数学者致力于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观察及实验室研究 ,人类…  相似文献   
2.
走出胎膜早破病因学研究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胎膜早破的概况胎膜早破 (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ROM)为产科的一个常见并发症 ,是指在临产前胎膜破裂。其发生率国内报道为 2 7~ 1 7% [1] ,且发病率正逐年升高。其中约 3 0 %~ 40 %的胎膜早破并发早产 ,为新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发生胎膜早破后 ,90 %的孕妇将在 2 4小时内分娩 ;如果是早产并发胎膜早破 ,则 90 %的孕妇将在 1周内分娩。若处理不当 ,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子宫内膜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感染及围产儿病死率均较无胎膜早破者明显增高。因目前对胎膜早…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晚期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伴有胆汁酸、肝酶等生化指标的异常。其对母体影响较小,但可以引起早产、胎窘和不明原因的死胎,对围生儿的严重危害使其受到了产科医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通过回顾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认识过程来看医学认识发展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病因复杂,目前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其中MDR3基因与ICP的发病尤为密切。文章从哲学的角度对MDR3基因的发现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展开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1883年Ahlfeld首次报道一种发生于妊娠晚期而在以后妊娠中有复发倾向的一种黄疸疾病,从此拉开了人类认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帷幕.至1954~1955年,Svanborg与Thorling在斯堪的那维亚报道较多病例,并对本病的临床、生化、组织学改变进行了研究,才明确提出是独立新的疾病[1,2].  相似文献   
6.
7.
简要地总结了现存的一些早产预测手段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这些方法的不足及欠缺,提出遵从个性化诊断的原则,遵循循证医学模式,综合各个学科,从方法学上寻找可行、方便、简单、快捷、无创或创伤少的检测方法,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预测方法.提倡在正确的引导下,使医学知识社会化,积极预防早产,减少过度医疗化以及医疗不当化.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早期识别该病的发生对降低其发病率,控制病情发展及减少对母婴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寻找一种比较理想的标志物一直是围生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但是众多指标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效果却令人尴尬,这种现状是值得我们反思和改善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