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注意和工作记忆提取对变化盲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化盲视是指观察者不能探测到视觉情境中明显的变化。本研究采用线索提示范式考察了注意和工作记忆提取对变化盲视的影响。结果发现,前置有效线索虽然不能缩短变化探测的时间,但可以降低变化盲视发生的概率,而后置有效线索既不能缩短变化探测的时间,也不能降低变化盲视的发生概率。结论表明,注意对变化盲视有显著影响,但工作记忆提取对变化盲视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知觉与行为的分离现象最早是从临床病例中发现的,以后研究者在正常人身上利用错觉实验范式继续探索该现象,并由此发展了4个模型进行解释。其中,计划-控制模型得到了众多实验事实的支持。该模型认为:行为分为计划和控制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立的加工模块,每个模块使用不同的视觉表征;错觉影响计划阶段,但是不影响在线控制阶段。本文重点回顾了动态错觉效应对计划-控制模型的实验验证,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基于以往对自我透视和价值偏好的研究,本研究提出自我差异是引发价值偏好出现分离的原因之一。两项研究对这一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相对于害怕的可能自我,大学生在期望可能自我上体验到更大的差异;在可能自我差异激活后,理想主义价值在个体的价值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当前自我差异激活后,实用主义价值占据主导地位;当下目标和当前自我同时启动时,与当下目标未启动时,两组个体对价值偏好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适应范式为考察各种心理现象或心理过程的机制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本文在简要介绍传统适应范式和功能性磁共振适应范式的基础上,重点回顾了它们在人脸知觉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人脸适应后效除源于尺寸和朝向等低、中水平物理信息的编码加工外,更多地基于身份和性别等高水平社会信息的编码,且其效应量依赖于高水平的基于标准的竞争性编码加工机制。对人脸类别属性的编码标准和时效性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注意捕获研究对于探讨两种控制过程:自上而下的加工与自下而上的加工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检验不同工作记忆负荷对注意捕获的影响,探讨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对注意捕获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共包括二个实验:实验一比较了单、双任务条件对颜色干扰子注意捕获的影响;实验二探讨了不同工作记忆负荷对颜色干扰子注意捕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工作记忆不仅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具有认知控制作用,而且这种作用能扩展到注意捕获现象中。注意捕获不是纯粹的刺激驱动的加工过程,它还受到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的调节。具体表现为,随着工作记忆负荷水平的增加,无关干扰子产生的注意捕获的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6.
张智君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3):8-152
本文对心理负荷主观评定技术的特点及局限性进行了总结。认为主观评定较直接,表面效度高,容易使用,不存在侵入性问题,可作为比较其它心理负荷评定技术结果的基础。但它个体差异大,易受生理负荷、短时记忆消退等因素的影响。不过,只要选用谨慎,主观评定无疑将是心理负荷评定中极重要的技术。文中还重点就几种较典型的主观评定技术(CH,MCH,SWAT,NASA-TLX)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考期应激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智君  霍燕 《心理学报》2001,34(2):155-159
旨在研究考期应激的表现特征,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问卷方法测量了261名在校大学生。结果发现47.89%的被试有不同程度的考期应激症状,其中以睡眠症状为最典型的特征。考期应激症状很少受性别、专业、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和个性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且具有较明显的时间特征。诱发考期应激的主要因素有:考生“对考试目的的认知”、“对考试内容的认知”及“生恬和学习环境”等。结论为,考期应激是一种大学生中较普遍且具有多重原因的应激现象。  相似文献   
18.
知觉与行为的分离是指人的视觉对物体的知觉与对行为的控制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最早人们从临床病例中发现存在知觉与行为的分离,以后Aglioti等利用铁钦纳错觉实验证实正常人中也存在这一分离现象。一些研究者将两者的分离看作是两个不同视觉皮层通路(腹侧知觉系统和背侧视觉运动系统)的结果。围绕这一分离现象的实验和假说引发了不少的争论。该文回顾了十年来利用错觉实验所做的众多验证性研究,分析了支持和否定分离现象存在的各类证据,对一些重要结果和观点进行了总结,并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项消失文本实验考察中文阅读中眼跳选择目标的策略问题.实验一操控注视词(词n)上不同位置汉字的呈现与消失情况,结果发现无论单字消失条件(注视字消失、非注视字消失)还是单词消失条件,三种消失条件对再注视概率的影响程度相同,说明词内再注视眼跳选择目标的基本依据单元是整个视觉词汇.实验二操控词n+1处汉字的呈现与消失情况,结果发现只有词n+1消失条件的跳读概率大于控制条件,词n+1消失条件下的相邻词间眼跳数量小于控制条件,词n+1内单个汉字的消失(字n+1消失和字n+2消失)条件都不影响跳读概率和相邻词间眼跳数量,说明相邻词间眼跳选择目标的基本依据单元是汉字.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字词加工在眼跳目标选择环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炜  张智君  赵亚军 《心理学报》2012,44(10):1297-1308
数量适应是指观察者在知觉上适应刺激数量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考察适应后其数量感知的变化加以揭示。目前对这一现象的争论焦点在于它是对数量的单独适应还是对非数量表面信息的适应。本研究通过改变刺激点大小和刺激组块两种方式, 探讨非数量表面信息对数量感知和数量适应的影响。实验一证明刺激点大小不会对数量感知产生显著影响。实验二发现刺激组块会对数量感知产生显著影响。实验三在前两个实验基础上发现:刺激大小不对数量感知产生显著影响, 也不影响数量适应, 而刺激组块能显著改变数量感知, 并按照改变后的数量感进行适应。三个实验的结果说明:表面信息只有在影响到数量感知时才会影响适应, 数量适应是基于数量感知的加工而产生的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