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采用线索一靶子范式考察听觉中央重新定向对听觉返回抑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听觉中央重新定向的有无不是听觉返回抑制产生的关键因素,但它的存在能够较好地引导听觉选择性注意进行快速转移,提高听觉选择性注意的搜索效率;2)听觉中央重新定向对听觉返回抑制量的大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2.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愿景和治理行动,经历着深刻的城市发展价值理念转型。聚焦城市更新伦理价值维度,从空间人本伦理看,应超越增长范式,向宜居城市目标迈进;强化人文关怀,回归城市空间的日常生活本质。从空间正义伦理看,应立足共享正义,确保空间包容性和空间福利均等化,让城市更新增益惠及所有人,尤其是保障弱势群体的空间权益;追求居住空间正义,调控城市更新中居住空间重构的负效应。从空间治理伦理视角看,应强化公共利益保障的政策引导,建构以有效的公众参与为核心的城市空间善治模式。  相似文献   
23.
2011年10月,全世界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震惊和思考,他是全球计算机行业的领军人物、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在痛惜一个天才英年早逝的同时,我们自然想起了另外一个几乎与他有着相同人生经历的天才比尔.盖茨。他们同样在计算机领域建立了让全世界羡慕的帝国,但是,他们又同样是大学没有毕业就主动辍学开始创业,并且又都取得了不可思议的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24.
西方工业化时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严重的。惨重的教训,使他们重新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在20世纪中开始自觉地对自然环境保护,有效进行污染治理。现在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正是对经济规律和人天关系认识深化的体现。国家在环保方面的投资和措施都加大了力度。我们相信,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长,全民加强环保意识,切切实实地从每一件实事做起,真正的"天人合一"、"诗意栖居"境界有一天终会实现。  相似文献   
25.
广州芭蕾舞团的现代芭蕾舞剧<梦红楼>运用了德国戏剧家贝尔托·布莱希特"间离化"戏剧理论进行创作.<梦红楼>的间离化实践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度的,不但从舞剧的结构、舞蹈的语汇,甚至从音乐舞美等多方面都体现这统一的创作思想.从现场的演出效果来看,这些间离化的手段的确起到了理想的效果,观众以一种疏离甚至惊异的态度看待着表演,他们看到的不是所熟悉的古典名著<红楼梦>,而是与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但又极具先锋色彩的,需要观众们积极思考、重新解读的<梦红楼>.  相似文献   
26.
《中国宗教》2012,(10):70-71
长期以来,汕头教区在黄炳章主教的带领下,热心开展公益慈善事业,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在先富起来的南方,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套衣服兄弟或姐妹间接着穿,而是不断地更"新"换"代",黄炳章主教留意到这种情况,感到这种做法既不符合环保理念,同时贫困地区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他发动教友积极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号召大家把不需要穿的衣物洗干净后,送来教堂,然后安排义工重新分类,供需要者挑选或集中送到有需要的地方。这一活动已经在教友中形成了一种习惯,他们自觉地把多余的衣物洗干净后送到教堂,积累到一定数量后,送到需要帮助的人手中。2008年初,我国南方多个地区遭受了百年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教区紧急组织  相似文献   
2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个思想实际上就是要从社会发展理论的角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可以说,"以人为本"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28.
启蒙时代的观念解放、社会的个体化进程,无疑导致了每个人自由的行为空间 的形成与扩展。但当自由成为一种核心价值时,抉择便构成了当事人唯一的行为选项,即 他就陷入了一种“必须选”的苛求之中。于是,顺应行为便成为许多试图逃避自由的人的必 然出路。单个人的顺应性行为,可以逐渐与其他人的顺应性行为一起共同演变成一种群体性 思维模式,从而导致该群体中所有的人陷入一种疯狂的顺应之强制。由于缺乏以自主性为支 撑的怀疑、反思、异议、批评的因素以及及时的纠错机制,单质的群体社会奔向疯狂毁灭的 深渊便是其不可逃脱的历史宿命。不论是学理演绎还是历史实践均证明,自由是人类生存的 核心价值和意义归宿。  相似文献   
29.
女性主义、资本主义和历史的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阐明“承认”问题的正义理论框架,对第二波女性主义(SWF)40年发展史进行批判总结和未来预测,说明SWF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分析性别正义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个清晰的维度。她首先说明,SWF起源于反资本主义的新左派运动内部,是对战后时期国家导向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男性中心主义的激进挑战。其次指出女性主义的某些理想和后福特主义的、跨国资本主义的新形式的要求之间令人困惑的趋同性,称SWF无意中为“新资本主义精神”补充了一个关键因素。最后,她试图对女性主义在资本主义危机和美国当前政治重组背景下的发展进行重新定位,认为这可能标志着从新自由主义转向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的起点,具有复兴女性主义解放承诺的前景。  相似文献   
30.
20世纪开始的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影响了人的自我思考,也影响到了传统绘画和雕塑的面貌,使艺术更加趋向表现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意识,艺术家热衷于表达对事物的观念,艺术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杜尚就是这么一位将艺术家的自我表达放置在新的探索道路上最核心地位的人,1917开始,杜尚送出的参展作品《泉》竟是一个现成品小便池,引发了人们对"什么是艺术品、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的重新思考。从此,杜尚的《泉》撼动了传统的艺术价值体系,也深深地影响了整个现代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