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清朝中后期,河湟地区伊斯兰教内部纷争不断.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对这些宗教冲突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清政府缺乏基本的人权保障理念,没有充分体现出对基本人权的尊重.以史为鉴,从人权的视角对花寺门宦和哲合忍耶门宦之间的宗教冲突进行分析,对于当前保障少数民族的基本人权及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先秦齐国实行"权力受限"的开明君主制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君主权力制衡思想。齐文化的君主权力制衡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以法制权、以权制权、以民制权、以礼制权。通过权力制衡,有效规范了君主权力的行使,促成了齐国"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的强国富民地位。挖掘、阐发齐文化的权力制衡思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
多年以来,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在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启蒙反思和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这四个论域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启蒙反思"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构成了两个相互对应、彼此参照的主题.本刊摘编主要围绕着以下两方面内容:其一,西方当代思想家对启蒙理念的理论反省和批判;其二,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对构建现代性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95.
《学海》2017,(4):188-194
"三权分置"的地权改革是对当前农地权利结构的重构,其目标在于实现农地资源的市场化,为农业现代化经营铺路。要在立法上落实"三权分置"的改革举措,在于确定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如果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视为"三权分置"中经营权的来源,则经营权作为他物权的生成路径与物权理论相悖。回顾历史可以发现,集体土地来源于农民加入农村合作社或人民公社时带来的私有土地,农民是农民集体中的一员,农民在承包集体土地时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承包自己的土地,农民对承包的土地具有"准所有权"。土地承包权不仅是资格性的成员权,同样也具有"准所有权"性质,这种具有"准所有权"性质的土地承包权是一种"自物权",从而可以派生出用益物权范畴的土地经营权(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96.
现时学界普遍以"灵活性"来诠释"权"之内涵,但通过对《孟子》原文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孟子"权"之内涵应为一种实践智慧。"权"是使"经"由抽象走向现实的实践方式。在此基础上,孟子"权"思想的内在品质、抉择原则及价值原则得以明晰。孟子"权"之价值原则,合而言之就是"仁",分而言之就是以本心为代表的生命价值,以亲亲为代表的伦理价值,以尧舜之道为代表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97.
《学海》2017,(2):153-161
虽然苏格兰公投和克里米亚公投经常被误认为"独立公投"或"自决公投",但其实两者均是对外分离性民主公投。首先,苏格兰和克里米亚人民并不享有国际法上的自决权,其举行公投的依据是国内民主制度,故两地公投均为民主性公投而非自决性公投;其次,两地公投的主题是从母国脱离,而非从外国殖民统治或非法侵占下独立,抑或决定本地区内的治理问题,故均为对外分离性公投而非独立性公投或对内治理性公投;再次,苏格兰公投获得了英国同意,而克里米亚公投遭到了乌克兰反对,故前者为协议式公投,后者为单方面公投。作为分离公投的典型案例,两地公投牵扯出关于分离权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分离权的国际法地位、单方面分离权的道德基础和主权国家对分离公投诉求的回应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抵御分离主义、维护国家主权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98.
医生特殊干涉权对于正确处理医患关系、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医生特殊干涉权的依据、概念,指出了医生特殊干涉权具有时间性、职业性、后续代位性、目的性的特点,分析了其适用原则,并对其抗辩理由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9.
《论语》"可与共学"章揭示了学者为学境界的层次性。从"可与共学"到"可与权",表明了学者从志于学开始,不断寻求超越和突破的阶次,从而也成为衡量学者境界的标准。其中,作为对"道"透彻理解之后的一种实践能力和要求的"权"被视为学者的最高境界和为学的目标。"可与共学"章中对学者四种境界和为学目标的揭示,体现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在"学"的问题上知行统一、"行"为旨归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