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3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63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431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学习不良儿童研究的社会认知取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辛自强  俞国良 《心理科学》2001,24(5):544-548
用认知范式研究学习不良,可以从基本心理过程障碍和社会信息加工过程障碍这“两种认知过程障碍”来理解其学业和社会性困难的深层心理机制。根据该观点以及对学习不良的理解,提出用社会认知的范式推进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思路,以超越当前研究面临的困境。具体是从比较研究的视角探讨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在社会认知过程上的差异以及社会认知中主客体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燕良轼 《心理科学》2001,24(1):122-123
汉魏六朝时期的智能心理思想.呈现出一幅众说纷纭、五光十色的图景。这是与当时社会政治斗争、军事谋略的需要密切相关的。总之.那是一个需要智能而且产生了众多智能之士的时代。不仅如此,为满足社会实际的需要,许多思想家还对智能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形成了某些有现代心理学价值的理论。本文限于篇幅仅就智力的几种学说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993.
公众的社会适应观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的突飞猛进对人类的社会适应提出了许多问题。但迄今为止。心理学者对社会适应的研究却不多见。仅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会适应性和社会适应评价标准两个方面。(1)对于社会适应性,主要涉及到人们适应社会应该具备的人格特征。Costa&McCrae认为“五因素模型”所揭示的五种人格特质就是人们适应社会的基本动力特征和内在核心因素。(2)对于社会适应的评价标准。主要涉及到社会适应结果的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概括起来,社会适应评价指标可以归结为两种取向:个人取向的评价指标和社会取向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94.
关于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今许多应用心理学家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来解释个体的成就动机和成就行为。他们认为,人类的成就动机并非来源于客观现实,而是来自于人们对它的解释,人们的成就行为受到社会认知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社会认知模式已成为工作、管理、运动、教育领域内成就动机和成就行为研究的基础,这种模式集中地体现在对成就活动中决定个体认知与行为方式的成就目标定向(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的分析上。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通过对转型期中国入社会性格的调查分析,发现:中国人的社会性格结构由八个维度构成,它们分别是忠信感、进取性、保守性、顺从性、疏远性、开放性、适应性和独立性。个体的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对社会性格特点具有影响作用。常态被试可被进一步分为进取开放型、保守顺从型和中间型三类。创造条件促进人格向趋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亦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996.
内隐社会认知的无意识和自动化研究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隐社会认知作为认知心理学中一个崭新的理论命题,是当今内隐认知研究和社会心理学研究交织、孕育的成果。这一理论沿袭无意识维度向传统的社会认知——“主体在显意识操纵下对社会性客体的认知加工过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旨在揭示无意识成分参与了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其中之无意识和自动化的研究深化了对社会心理机制和本质的认识。本拟从内隐社会认知的无意识和自动化两个方面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997.
8-10个月婴儿社会情绪行为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8~10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实验室结构访谈,考察了婴儿社会情绪行为发展的年龄特点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8-10个月婴儿已经出现多种性质、较复杂的社会情绪行为,并且在频率上随年龄变化而增加;负性情绪行为的增长相对较明显,婴儿违反规定和分离焦虑行为在第九个月显著增多。(2)在8-10个月的婴儿中,具有不同社会情绪行为特征的婴儿的年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表现出较强负性情绪行为的婴儿在第九个月中显著增多。(3)8-10个月婴儿的社会情绪行为表现没有显著性别差异,但婴儿的社会情绪行为的发展趋势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婴在分离焦虑、执拗表现频率的增加上高于女婴。  相似文献   
998.
龚群 《现代哲学》2001,(4):105-109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一个以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人。18世纪的法国发生的震憾欧洲,尔后又影响了世界的法国大革命,是与卢梭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但卢梭又是一个思想并非前后一贯的思想家。人们一般认为,他的前期思想与后期思想并非一致。写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下简称《论不平等》)的卢梭与写作《社会契约论》的卢梭在某些基本立场上可能  相似文献   
999.
伦理精神的本质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灿新 《现代哲学》2001,2(4):73-80
伦理精神是文化精神之一,是民族精神的一个方面。学术界在对文化精神或民族精神的研究中,通常从两个角度去把握。一个角度是直接指向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中的基本内容。例如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就指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  相似文献   
1000.
网络社会的主体性危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本身的进步,网络已开始遍及地球的各个角落。的确,网络在加速人对自然关系进程的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网络在加快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