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近期的研究发现,个体的反应抑制能力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研究者多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实验设计,训练的对象包括儿童、成人和特殊群体,研究者通过Go/Nogo、Stop-signal等任务进行为期1周至3周,45至7200试次不等的抑制控制能力训练,并结合行为、脑电以及脑成像等技术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发现,接受了抑制控制训练的个体其抑制能力得到提升,并伴随脑神经活动的变化。另外,研究者发现,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效果还可以迁移至个体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但是,也有些研究并未发现抑制控制训练的效果。训练任务的设置,评估任务的选择以及被试反应策略的差异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训练的效果。抑制控制训练引发行为与大脑活动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训练导致了个体建立了自上而下有意识的抑制控制模式和自下而上的自动抑制模式。反应抑制和冲突抑制可塑性的比较,儿童与老年人抑制功能的训练以及训练效果的追踪研究将成为该领域日后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52.
张磊 《学海》2013,(5):68-73
依据委托——代理理论,深入分析国有资本的经营过程,研究发现,在国有资本的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其中国家与国资委之间的行政委托—代理关系和国资委与企业之间的经营委托—代理关系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取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上述委托代理关系中都存在着隐藏信息的逆向选择和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以此为基础,建立委托—代理模型,研究表明,为提升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应当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相关代理人充分正确提供信息,并最大化个人的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53.
长期以来,对心衰和心衰机制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所以心衰的治疗一直是国内外心血管领域中的一个挑战.为了澄清心衰机制的内涵,本文用弗兰克-斯塔灵定律以及能量守恒定律作为重建心脏理论以及心衰机制的依据,论证了心脏的做功是从动能向势能,又从势能向动能的转换过程.并根据临床事实等来证实心脏舒张是在作功,与收缩期作功是等同的.没有心脏的舒张就没有心脏的收缩,心脏功能下降实际上是舒张与收缩功能同时的下降.不存在有收缩功能正常的舒张功能下降.心功能的判定标准不能采用射血分数,而应该采取能量消耗的定量方法来测定.  相似文献   
54.
生物医药研究伦理审查在项目设计、论证和科学研究过程的审查,以及伦理委员会特别是伦理审查的评价方面较薄弱.要提高伦理审查的整体水平,需实现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各级各类规定、科技监管与伦理监管的密切配合;伦理审查应始自科研设计、立项,强化跟踪审查,加强对伦理委员会工作的检查、评估,进而提高伦理审查能力培训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55.
以自杀素质及其认知神经机制为线索,回顾与总结了国外自杀的心理学研究概况,自杀素质主要体现在悲观主义倾向和冲动/攻击特质上,而自杀的认知神经机制主要包括归因模式的改变、情绪和认知调节能力的降低以及自杀行为的实施三个方面,最后提出了对国内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56.
宗教旅游以宗教文化为核心,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时常遭遇实践难题,需要加强分析与研究.宗教旅游的核心利益主体包括政府、旅游企业、宗教场所、宗教信徒、旅游者等,彼此之间各自具有特殊性,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源,具有不尽相同的利益诉求,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益冲突.运用利益主体理论,分析各利益主体在宗教旅游中的地位作用、利益诉求和矛盾关系,有利于建立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推动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7.
信念偏差效应是指人们已有的知识信念对逻辑推理的影响现象.对此,双加工理论认为这是由于信念偏向系统和逻辑分析系统之间的冲突所导致的.近年来,该理论得到来自认知神经科学证据的有力支持:一方面,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近红外光谱(NIRS)以及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等技术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证实右侧前额皮层与信念偏差抑制有关;另一方面,基于脑电(ERP)的研究表明,晚期正成分和晚期负成分可能参与了不同推理类型下信念偏差效应的认知加工.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工作记忆、不同加工阶段、推理前提本身可信度、实验分析、实验材料生态学效度以及思维训练等方面对信念偏差效应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8.
幸福的体验效用与非理性决策行为的偏差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体验效用的幸福包括预期幸福、即时幸福和回忆幸福,这三者有极其重要的本质差异,导致决策偏差和非理性。本研究运用行为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次从行为层次—信息加工层次—脑神经层次三个层面,立体地开展幸福感的体验效用与非理性决策行为研究。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部分:(1)预期幸福、即时幸福和回忆幸福的本质特点和行为规律;(2)三种体验效用产生偏差的认知心理机制;(3)体验效用与非理性决策偏差的脑神经机制。通过系列研究,拟解决三个关键问题:(1)在人类判断与决策过程中,预期、即时和回忆三种效用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判断与决策?(2)三种体验效用出现偏差的信息加工特点和脑神经机制究竟是什么?(3)三种效用的偏差规律及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启示。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不仅对决策理论研究的发展是一个贡献;对政府管理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避免"牺牲体验追求指标",解决"幸福悖论",同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治疗困难、危害较大的现代社会“流行病”。抑郁症的产生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与心理机制,认知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习得性无助的产生机制,这对了解忧郁症的形成与忧郁症的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要有效地减少忧郁症的危害需要社会、教育、医疗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0.
章从人性观、健康观、致病观和致病机制三个方面对艾利斯的心理病理观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指出心理疾病是由于人格结构的失衡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