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给人类政治文明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历史印记。然而,两百多年来,国内外学界对法国大革命价值属性的认定判若云泥,尤以声名卓著的两极对立性代表人物——卡尔·马克思和埃德蒙·柏克为最。站在政治伦理学的视角,通过对二者价值立场、研究方法、精神格局、写作风格的全面解析,可以揭橥其理论主张根本对立的思想根源;从法国大革命的人权价值理念、国家的解构与建构、代议制民主及现代政党特质、道德文脉的传承与创新、暴力革命与渐进改革五个层面,对二人理论逻辑所蕴含的张力结构进行深度比照与辨析;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等角度,亦可以对二者有关法国大革命伦理悖论的当代处境予以切时又切近的理论回应。  相似文献   
42.
渐进式论证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很少得到专门讨论的论证。不过,和渐进式论证形式几乎完全相同的连锁悖论和连锁型滑坡论证,则得到了不少关注和研究。虽然连锁悖论和连锁型滑坡论证传统上都归为谬误,但我们不需要改变论证的形式而只需要限制推理的长度,就能避免得到荒谬的或不可接受的结论。换而言之,并非所有渐进式论证都像连锁悖论和连锁型滑坡论证一样会得出不能接受的结论。那么,渐进式论证究竟何时得出可接受的结论进而成为一个好的论证,何时得出不可接受的结论而成为谬误?对于连锁型滑坡论证,沃尔顿认为若推理过程从可控区域经过灰色区域最终滑向失控区域,就会得出不可接受的结论。不过,关键的灰色区域如何更为精确地定义和识别?本文将使用概率论和模糊集对渐进式论证、连锁悖论和连锁型滑坡论证的论证过程进行定量刻画,从而回答这些问题,并得到这些论证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3.
马明辉 《哲学研究》2012,(1):106-112,125,128
在过去50年中,语言哲学家提出了众多新指称理论,似乎我们对名字有了极好的理解,因为克里普克这样的哲学家让我们相信,名字没有涵义,只有指称。①然而,弗雷格1892年的论文《论涵义和所指》中提出的弗雷格之谜,却成了指称论天空上的一朵乌云。弗雷格之谜引起了许多哲学家  相似文献   
44.
李莉 《哲学动态》2012,(7):105-109
合理行动悖论来自决策论和博弈论中关于行动的矛盾推理,诸如纽科姆难题、囚徒困境等,它们分别散落在博弈论及相关社会科学中。这些难题似乎属于独立领域,互不相关,并且各自都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它们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语用悖论群落,具有共同结构和统一机理。  相似文献   
45.
"道治"理论的政治正当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体虚无、"道"性"无为"所昭示的"虚己无为"、"以不治为至治"的治理理念;二是针对世俗"有为"政治所彰显出来的"柔弱"之治、"无知"之治、"少私寡欲"之治、素朴纯真之治和好静无事之治;三是治理目标上的"无不为"境界,核心是百姓"自为"。但"道治"也隐涵着三个基本的悖论:"蔽于天而不知人"、"蔽于道而无以论术"、"蔽于君(无为)而少论民(自为)"。  相似文献   
46.
无差别原则及其悖论由来己久。当代归纳逻辑的创始人凯恩斯曾为消除这些悖论付出巨大的努力。本文介绍了若干典型的无差别悖论和对它们的一些尝试性解决,还追溯到贝叶斯方法的创始人曾经受到的类似困扰。笔者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其核心是对古典无差别原则加以试验机制的限制和提出从参数θ到f(θ)的线性无差别条件。最后指出,古典无差别原则作为经验性的启发原则仍可保留,它同作为逻辑原则或准逻辑原则的试验机制无差别原则是并行不悖和相互补充的。  相似文献   
47.
蒙学典籍是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载体,既内蕴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也含有道德解约的自我背反性.由于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发展,蒙学典籍立论的道德信念及其基本规范已不适应当代社会道德教育的要求,资之以蒙学典籍进行的少儿道德教育不宜采取全盘灌输方式.蒙学典籍教育中出现的"有用却又不能搬用"的矛盾和困境,呼唤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48.
视觉的悖论是由"看"与"被看"、权力和权利、形式设计与意义关怀等相反相成的关涉组成的混合体."看"与"被看"既反映出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张力关系,也逐渐表现出其权力变化的趋向.通过权力和权利作为视觉伦理关系的两极,可以清晰地看到隐藏在视觉背后的意识形态性.视觉的形式设计与意义关怀的失衡必然带来视觉互动过程中的伦理偏差,过度强调视觉的形式设计必然会影响到视觉本身的传达效果,消解视觉的意义关怀所在,也会误导人们的价值观念.在视觉的伦理关涉和悖论后面,我们更需要寻找到实质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平衡.  相似文献   
49.
罗素悖论是逻辑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悖论,它对现代逻辑的推进和完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学界对罗素悖论提出的背景和逻辑学界的研究状况了解不多.在罗素悖论提出之前,逻辑学家施罗德、策梅罗等就已经展开了对罗素悖论及类型理论雏形的讨论.不少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如弗雷格、罗素、胡塞尔和维纳等都对这两人的贡献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50.
身体作为整个时尚活动的中心,在消费时代受到时尚系统的深刻影响。在对时尚的追逐中,身体的"被解放"只是一种表象,而根植于这一现象中的是关于身体的悖论:一方面主动引领时尚又被时尚所塑造,另一方面主动进行着身体美学实践又被欲望所驱使、被商品逻辑所规定,这是一个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身体;一方面光鲜动人、被无限爱怜,另一方面只是作为物品、符号和资本,这是一个外在和内在相矛盾的身体。因此,时尚消费中它是一个表面被"解放"、其实被异化了的身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