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7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69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流行歌曲进入校园,走进课堂这个现状,它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音乐教学中灵活的运用流行音乐的元素,将是对新时期音乐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观念转变的一次考验。  相似文献   
102.
绩效考评的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其中由于被考评者和考评者的心理因素而造成的测评误差若无足够的重视则很难避免。因此企业管理层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令考评双方,特别是考评者,有意识的避免考评过程中的心理误区,获得合理科学的绩效考评结果。  相似文献   
103.
近期研究显示,早期亲子触觉经验和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存在密切联系。关于这种联系产生的原因,已有研究多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CT传入神经(C-tactile afferents)及有关环路在其间可能起到的作用。基于已有文献,本文将提出一个综合模型,系统阐述背后涉及的心理机制,着重论证亲子关系、个体探索行为以及与之关联的心理成分在其间扮演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从研究设计的局限、有关变量关系的多元性以及未来可拓展方向对该领域研究进行进一步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4.
以345名12~17岁初中阶段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在流动儿童父母心理控制与道德推脱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父母心理控制正向预测流动儿童道德推脱;(2)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在父母心理控制和流动儿童道德推脱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性别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学校道德氛围感知间起调节作用,性别调节了中介模型的前半路径,具体而言,与男孩相较,女孩的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受到父母心理控制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5.
职业乐观是影响个体职业适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以往文献大多认为职业乐观是有利的,然而职业乐观的个体也会出现求职行为,导致对现有工作的专注程度降低的负面影响。为了探讨职业乐观的双刃剑效应及其边界条件,通过2个时间点问卷调查法对581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职业乐观对求职行为和组织承诺均有正向影响;(2)易变职业生涯定向在职业乐观对求职行为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工作归属感在职业乐观对组织承诺影响中起中介作用;(3)心理授权在职业乐观对易变职业生涯定向的影响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在职业乐观对工作归属感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惠能的思想中蕴含丰富的心理化功思想,其心理化功思想以心为核心,强调心在化消极为积极中的本体性或核心作用。这种转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化烦恼为菩提、化恶为善、化邪为正几个方面,其心理机制包括认知转化、心态转化、信念转化、归因和诠释转化等。这一化功思想对当今人们化解心理困扰,提升心境界,激发心理潜能,满足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7.
通过CiteSpace对心理委员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中国对于心理委员的研究始于2004年,经历了初期开创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波动下降阶段,现处于平稳发展阶段; 截止到2021年,心理委员研究领域共有548名作者,高产作者有詹启生、王自华、来燕、闫娟丽等。多数研究者更倾向独立研究而缺少持续与合作研究; 心理委员研究领域共有313所机构,高产机构有天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各机构之间合作缺乏; 研究热点集中于高校、心理健康、大学生、胜任力、培训、高职院校、危机干预等。近年来转向了互联网模式下心理委员培训的研究、心理委员专用量表编制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方法引入了该领域。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应用催生了“智能化心理健康测评”这一领域。智能化心理健康测评能够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 降低漏诊率并提高诊断效率, 这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普查及预警具有重大意义。目前, 智能化心理健康测评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研究者基于在线行为数据、便携式设备数据等开展主要以数据驱动为导向的探索研究, 旨在实现更高的预测准确率, 但是测评结果的可解释性等指标尚不够理想。未来的智能化心理健康测评需要强调心理学领域知识和经验的深度介入, 提高测评的针对性和精细化程度, 加强信效度检验, 这对于智能化心理健康测评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9.
突发事件发生后, 通过责任归因对事件原因和责任归属进行推断是民众心理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从民众心理需要来看, 突发事件带来的不确定感驱使个体寻找事件的解释来实现认知闭合, 控制感的不足则会让个体更加强调外部世界的秩序性, 这两种需要也是事件中阴谋论传播和替罪羊效应的心理基础。相应地, 在事件中负有责任的组织主体, 也应当基于民众的心理需要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 来重塑组织形象和民众的信任, 避免责任规避带来的负面效应。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从心理学视角补充整合性的实证证据, 对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进行区分, 关注责任归因与其他社会心理学变量之间的联系, 以及探索适合中国社会的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0.
阅读与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在儿童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梳理文献发现两者可能存在双向促进作用。儿童通过与家长或老师的共享阅读, 启动联合注意, 使用心理状态术语进行对话, 进一步根据社会想象力, 模拟社会互动, 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另一方面, 在阅读过程中, 心理理论能够助力儿童从宏观的阅读观的建立、元认知阅读策略的使用、故事情境模型的构建, 到微观具体的短语、句子、语篇和多文本的理解等能力的提高, 这些证据揭示了心理理论可以从多方面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进一步的神经生理证据发现, 阅读和心理理论这两个过程的神经活动是有一定重叠的。由此推测, 两者可能具备潜在的双向促进关系。未来需要更深入和长期的纵向追踪研究为两者的关系提供丰富的实证证据。此外, 还应进行更多中国的低龄儿童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线上课程的盛行, 也应更多关注多媒体内容阅读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