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近代西方逻辑传播对冯友兰哲学的影响 ,主要涉及哲学观和哲学方法两个方面。就哲学观而言 ,他既指出哲学与逻辑的差异性 ,又强调二者的一致性。其中 ,后者更为冯友兰所关注。就哲学方法而言 ,他把逻辑方法即“正底方法”作为其哲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 :基本概念含义清楚、明确 ,观念的提出讲求逻辑推导 ,利用类知识阐述哲学思想等。逻辑理性在冯友兰哲学中的自觉融入 ,对其“新理学”体系之建构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民族哲学的世界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钟枚 《世界哲学》2001,(4):74-74
北京商务印书馆已经于近期推出《留美哲学博士文选》第一卷 ,即“当代基础理论研究卷”。该书由牟博主编 ,由已经在北美 (美国和加拿大 )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北美或者国内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12位学者撰写而成。据编选者牟博介绍 ,这卷《文选》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主体 ,由十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哲学工作者的研究论文组成。这些论文都是新近在其相应领域内实行匿名审稿制选出 ,并在具有很高学术声誉的国际哲学杂志上发表的 ,在经过作者本人翻译成中文并且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改以后 ,收入本书。其共同特点是 :第一 ,都经过了相…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群体的宗教信仰状况攸关国家和民族未来。互联网自出现以来,便被宗教应用于其自身的传播中,这种在网络存在的宗教形态被称为网络宗教。在象牙塔内生活的大学生,其网络宗教生活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对大学生的网络宗教生活这一问题进行的哲学解析则包括逻辑解析、历史解析和实践解析三个维度。逻辑解析重在梳理宗教的本质,历史解析努力探究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及其成因,实践解析尝试摸索有针对性的破题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德国一个名叫阿扎斯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个有18个孩子的家庭。父亲埃斯德是一名普通的冶金匠,为了维持一家生计,他每天要工作18个小时,但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却只能换来薄薄的几张钞票,买米的钱都不够。生活尽管窘迫逼人,然而这个家庭中的两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切·格瓦拉以激情的红色让世界沸腾,那么同样身为拉美传奇人物的阿丽西娅.阿隆索带给世界的就是优雅的白色——芭蕾的颜色。2010年7月9日,这位著名的古典芭蕾舞演员赢得了西班牙巴勃罗奖(世界级的艺术奖项),虽然已年近九旬,几乎  相似文献   
16.
马坚教授的学术兴趣甚为广泛。他翻译出版的书,种类很多。大概说来,他的学术成就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关于伊斯兰经典的翻译。第二,是关于近代外国论著的翻译。第三,是关于历史文献的考订。  相似文献   
17.
18.
回顾20世纪西方戏剧艺术,反理性原则一直贯穿其中.无论是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荒诞派等都表现出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对19世纪传统现实主义戏剧进行全面反叛:首先是对常规的舞台表现手段的反叛,其次是对近乎平面化的表现内容的反叛.戏剧的表现视角也从关注生活的浅层真实走向生活的主体--人所具有的内心的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19.
贺来 《哲学动态》2012,(9):30-35
一"中国现代哲学":一个需重新审视的课题中国有属于自己的"现代哲学"吗?这似乎是一个毋需追问而自明的问题。我们可以列举出中国进入现代以来在中国哲学舞台上活动过和活动着的形形色色的哲学流派、哲学思潮、哲学人物,可以用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当今许多预言家宣布说,哲学的终结即将到来.他们以多种声音、语言和语调传播他们的断言.尽管他们在意识形态和地理上参差不齐,但他们似乎享有一个共同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