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顺从圣灵     
张有正 《天风》1996,(7):44-45
经文:“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加5∶25) 基督徒的重生,是靠圣灵的能力。重生之后,基督徒的灵性生命长进,必须继续顺从圣灵而行。圣灵不仅叫人得生命,而且要不断地更新人的灵命,完完全全把人引到神的面前。因此,我们的属灵生命如何,行事为人是否蒙神喜悦,  相似文献   
22.
张有正 《天风》1996,(5):5-6
使徒保罗以神的爱,愤恨哥林多信徒受迷惑,惧怕他们偏于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纯一清洁”就是专一、单纯、诚实、贞洁的意思。保罗所惧怕的,也是我们所惧怕,这对基督徒来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中国宗教》2012,(9):44-45
他有娴熟的演技,却从不在爱心上做戏;他有俊朗的外貌,更有一副善良的心肠。明星的光环,成为他爱的感召力;云集的"粉丝",以他为慈善的楷模。年轻的他,用言语和行动证明,"80后"同样可以为基督发光,将世界点亮。  相似文献   
24.
杜启莺 《天风》2008,(22):18-19
一个得胜的基督徒,是在苦难中仍有喜乐、在逆境中仍有出路的,他不会在困难面前一直消沉下去,更不会轻易地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因为基督徒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勇于攀登的属天的生命。  相似文献   
25.
《天风》2008,(3):18-18
亲爱的主内弟兄姐妹: 正当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精神,努力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新阶段之际,中国基督教第八次代表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十七大提出的“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使我们深受鼓舞。复兴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包括基督徒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目标。为此,我们向全国基督徒发出倡议:  相似文献   
26.
一年一度的四旬期是一个特别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天主给我们每个人相同的机会,让我们反省、重新认识和深化基督徒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个时期,教会提出一些特定的任务:如祈祷、守斋、克苦、施与(施舍),好具体陪伴教友度过这个内在更新的过程。同时也激发我们再次发现天主的慈爱,进而对自己的弟兄姊妹更加同情和仁慈。  相似文献   
27.
沈红娟 《天风》2002,(4):34-34
中国发展的近20年,我国基督教向世人展现了空前繁荣发展的美好景象,信教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利,拥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广大基督徒爱国爱教,回报社会“作光作盐”,一片爱心。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对信教公民的关心、爱护,也是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坚定不移地走三自爱国道路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相似文献   
28.
黎约瑟 《天风》2002,(1):48-49
“因信称义”是神的恩典,是圣灵启示给我们的真理,对所有未信者真是一个极大的福音,是神给所有迷失(惘)之人开出的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也是历世历代以来每位基督徒曾走过(也是必须走)的路。有人曾为“因信称义”质疑上帝的公义:罪大恶极,做了一辈子坏事的人临终的一刻钟就因为相信耶稣基督,他就因信得进乐园;而那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就因不信或者没有机会信(统称未信者)就不能进乐园吗?对于前一种情况,我  相似文献   
29.
《中国天主教》2010,(4):49-50
美国联邦调查局近日打掉了一个阴谋袭击警察并发动大规模屠杀行动的极端宗教武装组织,共有9名成员被捕,其中包括一名女子。据悉,这个名为“基督教战士”的极端宗教武装组织甚至计划“最终发动起义,推翻美国政府”。报道说,这伙武装分子在其网页上宣称,他们要做好“铲除反基督徒者”的准备。  相似文献   
30.
郭峰 《天风》2005,(2):22-23
由罗冠宗先生主编的旨在述评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侵略中国的史实的历史著作《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在我教会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连一向抱着"超然中立"立场的学术界此次也不再坐视旁观。赞誉之词,自不待言。当然其间批评责备之声,也时有所闻,且多责该书"不合时宜"。究其原因,想必有人会说:时过境迁,人走物非,何必再重提旧事揭自己的伤疤;况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