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30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陈红兵 《管子学刊》2005,2(4):59-64
儒家、道家哲学生态观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在生态存在论上,两者都是一种生成论世界观,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的内在联系。不过,道家注重自然运化过程的自然性、一体性,儒家则强调自然运化的生命特征,肯定人与万物的差别;在生态价值论上,道家偏重“自然”的价值.强调自然运化的自然目的性和价值性,肯定人和万物的自然本性的价值。儒家则偏重“人文”价值。它强调人与社会的生存价值.肯定主体德性的价值;在生态实践观上,道家强调“自然无为”的实践原则,“自然无为”体现了对自然自组织、自协调智慧的信任。道家实践观体现在个人生活方式上具有消减性特征,强调慈爱利物、俭啬有度、知和不争。儒家强调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肯定主体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作用。在对农业生产实践的治理上。儒家强调顺应天时、因地制宜和“谨其时禁”。  相似文献   
82.
庄福龄  张琳 《学海》2001,33(1):15-20
张闻天在苏联于20世纪20年代末写作的《哲学战线上的当前分歧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任务》这篇哲学论文中,对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机械论者进行了批驳,从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1)批判机械论"取消哲学"的错误观点,肯定了哲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权利;(2)区分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机械论辩证法,阐述了辩证法的实质,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辩证法和逻辑的一致性;(3)批判了机械论者的"还原"论基础,批驳了哲学虚无主义;(4)从哲学党性原则的高度,指出了当时哲学战线的实质和斗争的复杂性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者所面临的任务.这篇论文鲜明地坚持哲学党性原则,坚持列宁哲学思想,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光辉.历史地评价这篇论文和张闻天同志的哲学思想,肯定它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上的历史地位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同当时理论战线的实际状况相符合的.这对于我们在跨世纪的今天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刻苦地钻研理论,勇敢地实践理论,反复地思考理论,坚定地推进理论,有着特别的启示和激励意义.  相似文献   
83.
验证性因素分析:问卷题数及小样本应用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验证性因素分析在心理、教育等研究应用日广。本文引用三个模拟数据研究,提出一些在分析时的应用策略,包括用较多题目及强制同一因子的负荷相等。样本容量一般愈大愈好,但当资源等条件有限制时,上述两个技巧,可协助解决叠代收敛问题,并能更准确估计各重要参数。此外,一些方法如:每因子只得两题目、当样本只得约100人时每因子用少於四题目、将题目合并以其平均数为指标,均可能导致不收敛、高标准误及偏差估计量等问题,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4.
人体系统非优性的进化论诠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进化论的角度论述了人体系统非优性的成因,说明了生物竿化在人体系统中保留下大量的时空沉迹,其形式与特征表现为层次套叠,多元集合,转化退化。从而成为新与旧,高级与低级,复杂与简单,一句话就是优 与非优相互缠绕,相互作用,互补关联的协同统一性,而疾病的发生则是这种辩证统一的失调或破坏。  相似文献   
85.
关于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银屑病动物模型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1]是不同部位皮肤反复发生红斑、丘疹、斑丘疹,具同形反应、Auspitz征、薄膜现象。人们试图建立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可以模拟银屑病的特征,以便揭示银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预防治疗机理...  相似文献   
86.
王清任的脑髓说及其哲学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脑髓说的论证脑髓说的基本观点是:“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否定了心是思维器官的传统错误观点。这在医学史上,是一个重大进步。这一进步思想,是王清任在毕生从事生理解剖研究和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针对《内经》“心主神明”理论的。《内经》说:“心者,君主...  相似文献   
87.
刘莘 《哲学研究》2012,(5):113-117,129
<正>一、精神问题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自由者有能力认知规范世界运行的普遍法则,有能力知道自己既是被规范的对象又是认知的主体。作为对象,自由者承认自由意味着对必然性的认识;作为主体,自由者不仅强调对必然性的认识已经蕴含着主体为世界立法,而且强调世界只有在精神里才能显现自己。精神知道  相似文献   
88.
黄开国 《哲学研究》2012,(4):43-48,127,128
"贵元重始说"是董仲舒《春秋》公羊学的重要内容,其中主要的是关于"元"的观念。长期以来,人们对董仲舒的"元"观念多从哲学本原上训解,而没有把握其真实涵意,因而也就无法窥见"贵元重始"说的实质。本文认为,董仲舒的"贵元重始说"与其"奉天法古说"一样,均是对  相似文献   
89.
<正>一、历史唯物主义流变之"名"考察历史唯物主义名称的流变历程,首先应该为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正名。就国内学界的研究现状而言,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至少有"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三种不同称谓,而且这些称谓似乎都是自明的,可以见诸不同学者乃至同一学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90.
<正>一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有较为丰富的关于文明的论述,这些论述内在地形成了他们的唯物主义文明观的思想体系。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一词的使用情况以及相关表述来看,其中有一个潜在的思想逻辑,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